Now Reading
【跨越折翼框架】David Lok X Sensory Photography 四官探索视障摄影

【跨越折翼框架】David Lok X Sensory Photography 四官探索视障摄影

Ken吴赓展和Monica在2017年底合力创办Plus Community,目标是在每一项客户企划中帮助马来西亚不同的弱势群体,而Sensory Photography便是他们开业后的第一项自资计划。

Ken表示,“我们希望能打造一些独特的企划,结果就想到了帮助视障群体。”

Monica补充,“讨论结果是让视障者体验拍照乐趣。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企划,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预知最后是否有成品出来。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试验性的企划,真的不成也没有关系。”

于是,Ken找了艺术学院的老师,拥有逾30多年经验的专业摄影师David Lok帮忙,没想到这提议马上获得他的支持。“我知道大家都没有任何经验,但是我相信David绝对能够胜任这项挑战。”

蒙眼体验视障难度

企划成形后,最令大家头痛的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教导视障者。没想到两个星期后,马来西亚盲人协会(MBA)捎来好消息,表示有位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来马开工作坊教盲人摄影技巧。David接到消息后兴奋不已,马上报名参加。

首次教盲人摄影的David,花了心思去设计一个全新探索的摄影课程。

 “他教的都是最基本的摄影技术,不但为视障者打开了摄影入学之门,也给了我一个教导概念。”他表示,自己也刻意在工作坊上蒙起双眼,亲身体验了解视障者学习拍照时的难度。

David希望能让视障者有更札实的摄影根基,以便开阔他们的工作机会,所以决定自行研发一套教学课程,让视障者不再受双眼局限。

《钛媒体》曾发表过一篇关于中国非视觉摄影师的报导,道出了视障摄影师与健全摄影师的不同之处。“看不见是盲人的局限,然而看得见也可能是我们的局限,差异和缺陷具备同等价值。这些镜头背后照见的,是他们身在暗处的‘看’,也是我们心在明处的‘盲’。”

为了让学生容易上手,使用的都是最简单操作的摄相机。

“视障者没有办法看得见,所以摄影技巧已经不是重点。我就把过去学摄影的方式和次序倒转,先让他们明白感情和故事才是一张照片中最重要的环节,然后再注入基本的摄影技巧。”

视障凭感觉想像画面

于是,他利用视障者特别敏锐的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为10堂课的教学重点,再于课程中注入摄影技巧,让他们能够轻松掌握拍照乐趣。

没办法看得到,就用触摸的方式,这就是David开发视障者触觉的一种方式。

光说可能还是难以想像,这些视障者到底是如何学习呢?David的助理导师淑玲解释,“我们会带学生出去拍照,形容那个地方的环境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他们会依靠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拍出想像中的画面。然后,再辅于图案、影子、光线等摄影小技巧。”

David形容,只要站在太阳底下,皮肤感到热的地方就有光线,感到冷的就是阴暗的地方,这就是让他们以触觉和感受来明白光与影的课程。当来到听觉时,他让学生们听了一段音乐,再请他们拍出当下的感受。

视障者都很兴奋能够接触本来是‘不可能’的领域。

淑玲表示,“我们会要学生回去做功课,让他们用相机从生活中找到不同的体验及感动。”

David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的功课是图案。学生们却大声抗议,“我们明天要去跑马拉松,怎样拍图案哟?”David马上提出了建议及看法,“人们在跑步时,他们迈开的步伐是一种图案;身上穿的衣服都一个样,那是一种图案……其实许多东西都能构成一个图案,只是看你如何去捕捉和呈现。”

David会扮演学员的眼睛,让他们能够‘阅读’自己的作品。

David称,“每一次上课时,我们都会先看学生交回来的作品。我会一张张的形容他们拍到的事物是什么,再从中给予评语及教导。”他补充,“学生最需要的是信心,特别是视障者,他们看不到自己拍的作品是什么,所以我们必须扮演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能够‘阅读’自己的作品。”

今天与会者的还有David的一名视障学生—Vivian郭珠兰,她笑了起来,“David老师很风趣,虽然每次要作功课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上课时总是充满了笑声。”

Vivian本来是想学习摄影技术,却没想到学的是讲‘感情’和‘故事’的摄影。

以国际视力伤残程度分辨,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三类:B1(全面视觉损害)、B2(严重弱视,严重低视能)及B3(轻微弱视,轻微低视能)。Vivian甫出生就面对了轻微弱视问题,只有在光线充足情况下才能看得到模糊事物。虽然如此,她却没有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反而积极的面对生活。

学会了用感情拍照

“我很喜欢户外活动,而且喜欢拍照。只是碍于自己的情况,不懂得该如何下手。”已经退休的她一听到马来西亚盲人协会举办Sensory Photography时,便马上报名参加。

“其实我是想着来学摄影技巧,没想到老师却跟我们谈‘感情’。”Vivian开心的笑了起来,“感情这件事太玄了,有时候我们都难以捉摸到当中意思。所以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拍,尽量多拍一些,希望会有一两张可以用到。”

Vivian的作品深藏着她内心的世界。

她坦言,最初老师给的功课让她感到害怕,主要是担心自己没有办法拍到老师要的作品。但是老师却经常都称赞说:作品不错,这让她增添了不少信心,而且慢慢地也能捕捉到老师口中讲的‘感情’及‘故事’的深层意义。

一旁的David马上开玩笑,“其实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对摄影的热忱,接着就是对自己摄影技巧的信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持续拍下去的动力。”

David在10堂课里,最大的感动就是学生们交回来的作品。“虽然有些技巧并不是很成熟,但是每一张照片的故事,背后传达的讯息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Ken接着表示,“第一届Sensory Photography一开始只有16名学生参加,可惜最后有9名学生因为各种因素而放弃,只剩下7名年龄介于18岁至63岁,不同种族及视障程度不一样的学生。10堂课完成后,我们在RUANG by Think City替毕业生们举办了一场视障人士摄影展。”

制作立体照片展出

展览在2018年9月举行,共展出70张毕业生作品,当中有28张作品被做成了立体照片。淑玲把该批手工制造的立体照片摊在桌上,一一向我解释,“我们把照片放大,再以钉、真实的布料、毛发、重叠等方式,把照片变成立体。展览时会附加一个语音说明,让视障人士可以用手去触摸‘阅读’这些照片。”

为了让视障者能‘阅读’照片,DL Studio的员工们都帮忙把照片变成了立体照片。

推荐

David补充,“我们希望这场展览会除了让正常人观赏外,视障人士也可以进来参观,所以才会有立体照片的概念。”

Ken也表示,当时他们也特别让正常人蒙上双眼,以手去感受视障者‘阅读’照片的过程。

视障朋友可以通过语音系统和被勾勒出的轮廓来了解作品,正常朋友也可以戴着眼罩去感受照片。

这场展览会是成功的,同时也证明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是凑效的。David笑称,“经过这次教学后,让我们更有信心去教导摄影。今年3月,我们就开了第一届摄影班,也办了一场展览,没想到就遇到了行动管制令。”

David(左六)、Ken(左八)、淑玲(右六)和Monica(右一)与所有视障学生及出席者在展览会上合照。

为视障者开拓新行业

Ken也说,“我们希望明年1月份能够再为视障者开设第二次的摄影教学班,让视障者有更多机会发展另一行业。”

视障毕业生Ahar的作品。

他也报告说,他们也帮视障者毕业生寻找工作机会,像马来西亚MSIG保险公司今年的日历、年度报告书和记事本,都选用了这些学生的作品为插图。“我不希望大家抱着同情或想要做好事的心态,而是以欣赏他们作品的目的聘请他们当摄影师,就像平时的活动聘请大会摄影一般。”

视障毕业生Rashidi的作品。

David透露,当中就有一名毕业生爱拍人像照,他们就于新年时替他在RexKL开设了一个拍摄人像照的摊位,结果深受大家喜欢。还有一名毕业生对拍摄视频感兴趣,最近也接到了一份工作,所以准备来跟他们租借拍摄器材。

从这些例子中不难发现,Plus Community的Sensory Photography企划是成功的,他们增加了视障者的工作机会和自信心,同时让他们知道:失去视力,并不代表什么事都做不到。

专访:林仪倩

照片提供:受访者

 ■详尽内容:第710期《风采》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1
高兴
0
喜欢
1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