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糖尿病者年轻化

糖尿病者年轻化

      

 

林俐伶医生(Dr.Lim Lee Ling)

年龄:34岁
医龄:10年
相关学历:马来亚大学医学学士/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目前身份:马来亚大学医学系高级讲师/
马来亚大学医药中心糖尿和内分泌专科顾问医生

马大医药中心糖尿和内分泌专科顾问医生林俐伶指出,根据大马的数据,在2015年的报告显示,共有17.5%的成人(18岁以上)患有糖尿病,而且有一半的患者并不知道他们有糖尿病。

1●请讲解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分别。
答:
*1型糖尿病(亦称“幼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原因:由于自身免疫因素(免疫系统攻击体内的胰岛β细胞),使得胰脏无法生产胰岛素,造成胰岛素逐渐减少。当患者吃了某些会造成血糖升高的食物时,胰脏不能及时补充胰岛素把血糖恢复正常。后期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血糖控制。
*患者:儿童或年轻人为主。
*巴仙率:少过10%

*2型糖尿病(亦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原因:病变原因较复杂,包括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也关系到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肥胖和少做运动,此外也包含一些基因因素。
*患者:一般40岁以上,如今却有越来越多4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上。最大原因包括肥胖。数据显示大马约33.6%的人民超重和19.5%的人民肥胖。
*巴仙率:佔了80~90%。因此如今所说的糖尿病防治皆以2型为主。

2●饮食、遗传、环境是否都是影响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因素?压力和情绪是否也会影响?
答:这3样都是重要因素。
*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取太高淀粉类、高油脂、少蛋白质、少纤维。在糖尿病的医治方面,饮食模式(dietary pattern)和饮食的总摄取量都重要,比如要坚决减少零食、快餐以及不吃正餐的不良习惯。饮食的总摄取量(卡路里)是根据个人的性别、运动量和基础代谢率来决定。
*遗传: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医疗队都会询问糖尿病患者有没有家族遗传(尤其是父母和兄第姐妹)。但大多数原因都是饮食习惯造成。
*环境: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造成人体基因的改造,有机污染物(organic pollutants)会影响正常基因的进程,包括改变肾脏、肥胖、胰岛素的基因等等,因而让一般人易患糖尿病。

压力和情绪也会导致。一旦工作压力大或睡眠不足,一些荷尔蒙会增加而造成血糖偏高,同时也会使血管病变。忧郁症和糖尿病也有连带关系。糖尿病患容易感到忧虑,因为这是长期的疾病,需有比常人更自律于医疗方面。

3●一般高风险群是什么年龄/性别/职业/种族?
答:

*年龄:40岁以上。但并不代表年轻就不会有糖尿病,尤其是饮食不良或肥胖者。
*性别:男女性机率平等。
*职业:没有特定职业。但是如果一种职业是久坐不动,时常值班造成睡眠不足使激素偏高,以及饮食不正常者,都是高风险群。
*种族:2015年的数据显示,大马糖尿病患最多的是印度人(22.1%),依次是马来人(14.6%)、华人(12%)及土族(10.7%)。
高风险群也包括:有家族遗传(父母或兄弟姐妹患者)、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超重或肥胖、饮食不正常、高血压、高胆固醇、肾病、心脏病及中风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初期时都不会有症状。呈严重时,则会暴瘦、尿频(晚上需起床小便超过两次)、经常口渴。高血糖高渗综合症(hyperglyca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病人会呼吸困难、肾衰竭、易感染,甚至不省人事。

 

4●怎样的情形下会不知不觉中了2型糖尿病?可否凭外表或症状看出?
答:糖尿病在初期一般都不会被察觉。当一个人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示糖尿病发生在他身上至少已有5年或以上。而且很多患者都是有了併发症才间接发现。比如心脏病、肾病或眼睛有问题等,在检查之下才被确诊其实已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会因着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导致,因此高风险群都需要做糖尿病常规检查。才不至于患上糖尿病都不自知。

一般能凭外表估计患糖尿病的参考包括:超重或肥胖,或暴瘦;有肾衰竭者,整体肤色会变蜡黄;患有黑棘皮病,代表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在初期都不会有症状。呈严重时,患者会暴瘦、尿频(晚上需起床小便超过两次)、经常口渴。若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有可能面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和高血糖高渗综合症(hyperglyca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病人会呼吸困难、肾衰竭、易感染,甚至不省人事。

5●如何确诊糖尿病?可否凭血糖检测机自行判定?
答:一旦感觉很累、暴瘦、尿频等糖尿病症状,就要去医院检查血糖。当有这些症状时,通常代表血糖超标已久。
家里有血糖检测机是好的,但只供一般参考。要确诊必需抽血检验。有以下3个方式来帮助确诊:

1. 空腹至少8个小时的血糖(或血浆葡萄糖)值是7mmol/L或以上。
2. 糖化血糖蛋白(HbAlc)是6.5%以上。
3. 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75g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两小时后的血糖值(2-hours postprandial glucose)是11.1mmol/L或以上。

若有糖尿症状,只要上述其中一项超标就算确诊。如果没有糖尿症状,需要上述两项超标或其中一个检测超标两次才能确诊。

6●确诊后该如何做?有多少种治疗方式?
答:确诊后,要看患者是否已有症状和高糖度。有就必须服食药物或打针控制血糖,不至于飙高到要进院。肥胖者就帮他减肥;如果没有症状,而且3个月血糖化血糖蛋白不高,就先给大约3个月时间把体重减下,不行就要服药。
治疗方面包括如下:
*医疗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需要正规训练的营养师及医生的处方和监控。目的是帮助减肥和裁定适合的饮食模式。
*多做运动:建议一个星期5天,每天至少半个小时。若超过两天不运动。可选择游泳、骑脚踏车、跑步、快走、跳舞及有氧运动等。
*药物:口服药、打胰岛素、注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药物的选择因病人的情况而定。
*胰岛细胞移植:普遍上成功的机会没有肾移植那么高,比较适合在1型糖尿病,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没有长期的数据)。

7●什么情况下必须打胰岛素?
答:有两个情况。一个是治疗急性併发症时。比如说患者出现尿频、经常口渴及暴瘦等症状,而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综合症入院,糖化血糖蛋白(HbA1c)高于9~10%(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空腹血糖高于13mmol/L(大马的标准)。这些患者都需要一些暂时性的胰岛素,因为胰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分泌胰岛素。当血糖受到控制后,医生就会把胰岛素调低或停止,改用口服药物。

另一个情况是在长期的治疗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体积每一年都会下降4%,因此预算大概诊断10年后,患者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尊从劝告,定时吃药,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于标准范围内,就可以把需要胰岛素的时间推迟。

8●是否能逆转或断药?
答:能否逆转因人而异。若是初期的糖尿病是有可能透过减肥和饮食控制达到目的。当然这需要医疗队的监控。由于糖尿病患的胰岛素体积每年都会下降4%,所以它会随着时间而恶化。假如控制得好,恶化的程度和併发症的出现可以被延迟。

至于能否断药?由于对治糖尿病是很长久的抗战,除非患者是个非常自律的病人,要完全改变饮食习惯、能戒口、勤做运动、改善生活作息、不断检查血糖、定时复诊等等。不否认在长时间之后能减低药量甚至断药。然而这是非常艰辛的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持续沟通。

9●一般人要如何预防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又如何预防恶化?
答:要有健康的生活。饮食方面营养要均衡,多吃高纤维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要摄取太多的淀粉类以及高油脂食物。高风险群需定时做常规检查以便可以早确诊早治疗。

已是糖尿病患者则需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要听从医嘱而节制,作息正常并要勤运动,定时吃药,和医疗队沟通所面临的问题,定时做併发症筛查(至少一年一次)。

掉入甜蜜陷阱

糖尿病并非只影响血糖或不能肆意享受美食这么简单。当然,如果控制得好,血糖、血压和血脂都在安全水平,活到老死都不会有很大问题;可是,一旦控制不好,全身系统都会受影响。因为高血糖会增加血管硬化的机率,就有可能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除了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还会造成各种併发症出现,最终导致身残命危。

究竟糖尿病会带来什么后遗症?

林俐伶医生指出,糖尿病会使全身系统都受影响,在脑和神经系统方面,会造成中风、痴呆、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下肢脚板开始没知觉)、忧郁症、自主神经病变 (autonomic neuropathy)可造成猝死。

其他併发症还包括心脏病、肾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以及周边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由于糖尿病通常都会和高血压及高血脂一起发生,因此还会造成脂肪肝,且可能恶化到肝衰竭。

在一般人的认知下,糖尿病最常影响的就是眼睛视网膜病变、截肢以及肾病要洗肾。且看林医生进一步的说明:

*眼睛:
糖尿病可造成眼睛的视网膜血流量变化,也会影响眼睛周边血管的渗透压。视网膜病变有不同的类别,最严重的是失明。重要的一点是,普通的眼睛度数检查并不能测出初期的视网膜病变,必需在医院里有特别的仪器才能检查出来。

*截肢:
糖尿病导致周边血管疾病造成血管硬化及阻塞而使脚部组织受损,或者是脚部组织受到严重细菌感染(通常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当有神经麻痹而没知觉的时候,患者可能不知道脚底已经受伤,进而受感染并恶化,最终面临截肢。

*洗肾:
根据2014年肾脏学会研究数据显示,患肾脏病的人,当中有61%是因为糖尿病,18%是高血压。要去到洗肾这个地步,糖尿病是最大的元凶。因为糖尿病会使血管硬化,输送到肾脏的血液就大量减少,此外也会影响肾脏过滤排毒的功能,导致初期的肿胀而逐渐衰竭。通常发现患上糖尿病时,肾功能检查是可以透过尿蛋白检测。另外,当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上升,肾功能往往已减低了50%。若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少于15ml/min,就必需要洗肾了。

患上糖尿病的人,即使身体有别的毛病,通常也不鼓励开刀动手术,因为据说糖尿病患者若身上有伤口很难愈合。针对这点,林俐伶医生表示,并没有完全不建议病人开刀动手术。这得看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包括患者的血糖控制如何、有没有心脏病或肾病等併发症、血压如何、手术的大小等。这是整个医疗团队(内分泌专科、麻醉科专科、外科专科等)和患者沟通的决定。另外,如果血糖控制得好,伤口并不难愈合。”

至于怎样的情形下会致命?林医生指出,致命的可能包括引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综合症;併发症也会造成突发性心脏病,或自主神经麻痹而导致猝死。此外,肾或肝衰竭、败血性休克也是致命的因素。

 

■完整内容:第660期《风采》
想预购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form
电子版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digitalform

血糖升高无症状 唯有实时监控不懈怠

糖尿病患者分享:天天喝果汁 血糖中招

餐前先计算 免贪吃惹祸

马来西亚唯一的糖尿病医药卡 保险配套至71岁

糖尿病患掌握治疗黄金期 避免100种并发症缠身

STOP!小心糖尿病 健康渐渐被蚕食

破除糖尿病7大迷思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