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保健】管好腰围和体重 预防成为糖尿病确诊者

【保健】管好腰围和体重 预防成为糖尿病确诊者

  • 江伟瀚医生
  • (Dr. Kang Waye Hann)
  • 学历: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
  • 身份:拉曼大学医学系内科讲师/内分泌专科医生

根据世卫组织研究报告,超过4.2亿人患上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上升到5.78亿。据悉有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还有半数需要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大家都能对自身健康保持醒觉,相信就能降低糖尿病的风险,也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素质。

配合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题:《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旨在带出预防糖尿病,需要健康管理好体重和为饮食把关,并且认识胰岛素等重要讯息,且让内分泌专科医生江伟瀚为我们分享糖尿病的相关资讯。

肥胖是糖尿病元凶之一 减重是不二法门

据悉在东南亚国家,大马人的肥胖率最高,几乎每3个中就有1个是肥胖者。江伟瀚医生表示,‘肥胖’是其中一个导致糖尿病的元凶,由于肥胖问题,使身体对胰岛素不再敏感而逐渐造成糖尿病,而患有糖尿病的人通常也会越来越胖。

造成肥胖有两种原因,1是生活习惯,2是其他疾病所导致。生活习惯方面通常是饮食不良、没有运动、睡眠不足和压力太大,因此首要调整的就是饮食和运动,以让体重降低。

“不建议急速减肥,最安全是6个月里减少5~10%重量。如果太短时间减得太多,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饮食习惯方面,江伟瀚医生建议民众可以参考食物金字塔,另外也要根据本身重量、年龄和活动量来摄取不同的营养。譬如肥胖者或少走动者要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糖份的食物;运动方面每星期至少3天,每次30分钟,例如要有氧运动,比如游泳、跑步、骑脚车、举重或韵律操等。

如果尝试了仍无法成功减肥,不妨向医生咨询,以便能深层了解自己的减肥方法是否有误,或有其他隐藏性疾病的问题存在。当医生检查后,依旧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减肥的话,可选用药物治疗以减少食量。

此外,BMI超标或有基础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比如缩胃或缩肠手术,以控制胃口和减少摄取过度营养。

不知自己是前期糖尿病?

建议定期做体检

你知道吗?糖尿病分成两大类型,第一型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攻打胰岛腺的β细胞群,占5%以上,第二型则是与家族遗传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占90%以下。

很多研究显示,如果有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是可以防止糖尿病确诊。前期糖尿病并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是体形较肥胖,另外就是有黑棘皮症,颈项或腋下的皮肤稍微发黑,那是身体对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有前期糖尿病,凡是30岁以上、有家族病史、怀孕时曾有妊娠糖尿病,或有其他疾病如血压高,建议每一两年去检查是否有糖尿病的迹象。一旦确诊就要控制饮食和多做运动,如果血糖过高就必需用药物治疗。

江伟瀚医生说:“有人误解吃药会使肾脏损坏,其实并不正确。糖尿病药物不会损坏肾脏,但假若患糖尿病已很长时间,而且血糖不受控制,就真的会使肾脏损坏。当肾脏损坏了,就必需使用胰岛素,更严重恶化就得洗肾。”

“如今很多药物反而有利于健康,除了控制血糖甚至可以保护心脏、减少肾脏损坏风险,一些则可以减肥。病人可以通过这些药物来控制血糖,主要目的是让药物维护胰岛β细胞正常。一旦血糖太高且不受控制,β细胞就会慢慢被破坏,不能再生产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就是要维护β细胞,延缓恶化,尽量拖延病人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时间。”

胰岛素治疗第二型糖尿病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当过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骨骼肌、脂肪细胞,就会引起慢性发炎,造成胰岛素作用变差。因此胰岛β细胞必需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恒定,当β细胞过度负荷甚至凋亡,无法再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时,最终就进展至糖尿病恶化。

胰岛素的发明迄今已有100年,当年大多数属于一型糖尿病,也即是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而病患大部份都是12岁以下的儿童,那时还没有发明胰岛素,他们通常是活生生被饿死。

因为其时的治疗方法认为只有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来避免血糖升高,因此就尽量不让吃东西,不然就会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严重后遗症。直到100年前胰岛素被发明,才扭转了他们的命运。之后,胰岛素才被用来治疗第二型糖尿病。

推荐

“糖尿病进展到一个阶段,一般会采用口服药,以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并刺激体内β细胞产生胰岛素。如果太严重,就得尽快打胰岛素让β细胞暂时休息。当β细胞恢复功能后,就能换回口服药。如果β细胞已凋亡就不能重生,那时就必需靠注射胰岛素来活命。”

目前胰岛素基本上分成3种类

1.每次用餐前30分钟注射,只针对餐后血糖的飙升。

2.一天注射一次,可控制整天的血糖。但一般只针对肝脏释放的糖量而非餐后。

3.混合式。一天注射1~2次,含有30%~50%的胰素岛供处理用餐后的血糖,另外50%~70%是针对处理肝脏释放的血糖。

100年来,胰岛素也已进展到第3代。一起来看看胰岛素改革进展:

*第1代是动物胰岛素,会产生过敏,已经被淘汰了。

*第2代现在普遍用的是重组胰岛素(Recombinant),采用人体细胞,过敏反应较少。但药效期间较长,容易造成血糖低。

*第3代是胰岛素类似物(Analogues),更符合生理特点。药物和人体自然胰岛素相似,药效期不会过长,因此不会血糖低,但价格昂贵。

报导:aNGie / 照片:受访者提供 / 网络照片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