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原住民风味料理 从部落厨房到城市餐桌

原住民风味料理 从部落厨房到城市餐桌

在过去,砂拉越的原住民料理都只出现在部落里,鲜少出现在餐厅的菜单里。近年来,人们开始走入部落与原住民群体交流,更愿意尝试不同的原住民食物,因此越来越多原住民经典料理从部落的厨房搬到城市的餐桌上。

同时,也越来越多以原住民风味的餐厅出现。比如古晋第一家由乌鲁原住民开办的民族风酒店以及餐厅、原住民餐厅Lepau Restaurant,将原住民食材融入创意料理的The Kantin,以及诗巫的慕娘部落Mak Borneo,甚至是以原住民为主题的大食坊式——烟屋(Rumah Asap)。

Lepau是一家乌鲁料理的原住民餐厅,每个晚上都是坐无虚席。

诗巫的慕娘部落‘Mak Borneo’是一名特别喜爱原住民文化与料理的华裔青年劉恭維创立的,如今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烟屋,其实就是砂拉越的长屋部落的烧烤小亭,每当原住民打猎回来,村民就会在长屋旁边搭一个小亭子,大家围绕亭子进行烧烤会。如今烟屋已经走出部落来到城市每一个角落,而原住民风味料理——烧猪肉、竹筒鸡、米酒,在砂拉越形成一股饮食潮流,不管是华人还是外国人都开始吃起原住民餐、喝米酒。

部落里的‘烟屋’(Rumah asap)走进城市,以大食坊式的方式售卖各种原住民料理。图中为古晋的Rumah Asap Tabuan Dayak。

【部落食材创造颜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住民的美食不再局限于山产和野味,也不再只是小众食品,或只在自家厨房准备的家常便饭。除了原住民料理本身,人们也开始研究、探讨这些来自雨林的山产是否能够融入其他料理,或重新创造出更高颜值、色香味俱全的新式料理。

KANTIN at The Granary餐厅是由一群创意十足的媒体工作者、建筑师创办的,不定期推出以当地食材为主的创意料理。

去年11月9日,古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选为创意美食之城。作为马来西亚第一个被世界美食圈认可的城市,这项好消息鼓励更多人勇于尝试创新料理,开发更多有潜能的原住民食材。

KANTIN at The Granary的料理大量采用在地食材,尤其加了许多原住民风味元素。比如深受欢迎的雨林炒饭,就以木薯叶、婆罗洲姜花为食材。

今年6月,长居吉隆坡的砂拉越人卢永强开启了《古晋人间味》计划——一个以行旅、以故事入味的餐饮盛宴,将原住民看似平凡的食材提升到另一个境界。

卢永强在古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创意美食之城后,带了西马的文化、媒体和厨师朋友参与“古晉人间味”计划,探索在地食材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或走上米其林餐盘】

卢永强找来了目前在新加坡Mag’s Wine Kitchen担任主厨的卓纹永。卓纹永本身是砂拉越斯里安曼人,年少时期就开始在新加坡工作,在厨房打滚了17年,终于坐上了主厨的位置,而且还是一家被记录在红色本《米其林指南》的米其林餐盘(Michelin the Plate)餐厅之一。

Mag’s Wine Kitchen的菜单以法式和意式为主轴,在传统之中添加现代元素。

在新加坡Mag’s Wine Kitchen餐厅工作多年的厨师卓纹永,将自己家乡的食材融入法式料理,发挥得淋漓尽致。

卓纹永刷新了部落美食的味蕾记忆。

从新加坡来到砂拉越古晋,卓纹永从设备齐全的厨房转至古老的四方堡(Square Tower)餐厅,由于是百年历史古迹受到国家的保护,厨房内不得用煤气,卓纹永只有一个老披萨烤箱可以用。然而,这并不阻碍这位真材实料的厨师发挥他的专业与才华。

古晋河滨公园的四方堡是一座百年古迹。

一道道令人禁不住发出赞叹声的精致料理,摆盘简而不凡,奢而不华;在地食材烹饪的精致料理,部落美食的味蕾记忆感觉一次过被刷新。

主菜‘忘不了’鱼皮脆肉嫩,鱼肉白皙细嫩,细细品尝还有淡淡的果子香,配与红米制成的炸饭团(Arancini),番茄还有刺山柑,都是道道地地的当季食材。

新鲜的“忘不了”鱼本身就很鲜嫩甜美,好吃并不意外,却是与之配搭的婆罗洲红米制成的炸饭团(Arancini)与刺山柑有小小的惊喜。

卢永强童年记忆里的蓝色大头虾,配与刚从沙丹岛捕获的蚌,以及刚砍下来的新鲜竹笋,几个看起来不可能在一起的味觉元素,透过厨师的魔术之手却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推荐

记忆中在河里捞来的大头虾及蚌,屋后屋后种的竹笋,如今化作一道法式料理,却完全没有违和感。

此外,还有马尼菜炖牛肉,配搭法式传统料理的马铃薯安娜(Pommes Anna)上沾鯷鱼蛋黄酱;以砂拉越知名的黑橄榄为主调,混合蟹肉、蛙鱼鱼子,饰以墨鱼汁脆,十分亮眼。

你可曾吃过马尼菜炖牛肉,配与法式传统料理马铃薯安娜(Pommes Anna)?

黑橄榄蟹肉,不说,怎会想到这是土著的食材呢?

啊~不要忘了那小小一杯却让人最深刻的开胃小菜‘Terung Dayak Emulsion’——黄金茄为主角,以洋葱、姜、Salai菜及小辣椒调味,即使只是一小汤匙便能饮尽,流进喉咙酸酸辣辣的,现场嘉宾对它特别印象深刻。

开胃小菜“Terung Dayak Emulsion”以最受原住民欢迎的黄金茄,开启了所有人的味蕾。

卓纹永的婆罗洲在地食材融合的法式料理,可说是颠覆了我对原住民传统食材的认知,也让我们看见了本地食材,尤其山菜与海产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采访:邓雁霞

摄影:Zung Heng /邓雁霞

■详尽内容:第730期《风采》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