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生死学】探病恐惧症

【生死学】探病恐惧症

转眼我自己在生死学与医学之中已打转25年了。在我目前所执教有关文化与医学的课程中,我常会和学生探讨不同的人对医院的感受与反应。这意思是说,每一个人对于医院的看法和感受是可以相去甚远的。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些人而言医院是离别的伤心地,因为他们在医院中经历了亲人的生死,对于一些人而言医院则是一个无限可能性的地方,因为他们在医院中经历了不可思议的痊愈,对于一些人而言,医院是让他们悲欣交集的地方,他们在这个地方同时经历过哀伤与欢喜。

最近我因为马佛青的邀请,有机会回国开研讨会,我把握了回国的时间,也回了怡保一趟探望住在安养院的父亲。父亲所居住的安养院是附设在近打医疗中心的,近打医疗中心的前身是怡保的圣母医院。所以父亲目前所居住的安养院正是我小时候曾经因为肺炎而入住病房。因此去看父亲,对我而言彷彿是走入时光隧道,映入眼帘是同样的迴廊和熟悉的大木门,只是过去为儿童设置的小病床,已被更换成成人的设施了。除了想起自己童年留院的经历,圣母医院也曾是我奶奶住院和长辈往生的地方。所以对我而言走进去圣母医院的建筑,其实可以是一场新旧情绪参杂的旅程。

我所以会花这么长的篇幅,来探讨我对走进圣母医院的感受,是因为最近有人询问我如何协助一般人面对探病这么一回事。我的答复是,探病除了要知道应对礼仪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必须回归到个人与病和生死的关系。简单而言,如果我们忌讳生死,去探病就很可能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如前所述,探病的地方也可以有很大的影响的。试想,如果你要去探病的地方是一个很容易让你回忆起伤心事的地点,那自然就会增加探病者额外的心理负担了。加上如果探病者自己本身对于病和生死没有多加思索,在面对病患的时候,冲击可以是很大的。原因是如果病患已经进入生命的末期,探病者很容易会因为自己对生死的恐惧而觉得焦躁不安。

限于篇幅,我没有办法深入探讨更多影响我们探病的因素,我希望在探病之前我们应该让自己有一些时间思索和准备,我们必须接纳探病的场所对于我们影响,提醒自己在这个当下的任务而避免自己的情绪被过去所骑劫。我们也应该思考患者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他们身上。我们更要把握探病的机会,反省我们自己的生死与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尽量给予患者他们所需要的心理支持,我们也不需要迴避患者有关生死的问题的讨论。归根究底,当我们愿意多思索病与生死,我们就更能面对不同的探病的场景了。藉此短文,希望大家不要视探病为畏途,其实运用得当,探病是增进人我深层互动的良机,也提供了我们自我反思生命的因缘。祝福大家,也祝福我们美好的家园!

推荐

 

 

订购杂志 https://feminine.com.my/订阅表格/
订购电子版 https://goo.gl/forms/aJJnCpWGRo06WGgY2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