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收拾心情】新年后遗症 你中招了吗?

【收拾心情】新年后遗症 你中招了吗?

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每次新年前总觉得引颈长盼,但新年一到,总是觉得没爽几天,一眨眼年就过完了!

如果你的心情啊,也跟 ⇊ ⇊ ⇊ 没两样

总觉得还在新年mood,头脑混沌、浑身无力,灵魂出窍……那,你大概也感染了:“新年后遗症”!

“新年后遗症”是指人们在春节过后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虽然回到单位上班或学校上课,但无心工作或学习;或禁不住打电话、或继续宴请亲戚朋友和同事,大吃大喝,以致弄得精神和体力透支。

别小看“新年后遗症”,严重可影响心身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新年后遗症的症状如下,快来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症状 1:睡眠质量差

有些人新年放假宅在家里,白天一觉睡到中午,晚上要熬到凌晨才肯入睡。到了要上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白天没精打采,晚上精神抖擞。

应对方法: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尽快恢复正常和规律的作息,做到起居有序。适度调节自己的状态,使自己的身体尽快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确保睡眠规律性;睡前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可用音乐等手段静心;每晚坚持热水泡脚5-10分钟,或许会有所帮助。上班前可以好好洗个澡,也能有效消除疲劳。


症状 2:全身乏力,无精打采

新年期间,人们的活动过于丰富多彩,很容导致身体极度困乏,到了上班的时候还处于睡不醒,无精打采的状态。这是由于人体过度体力和脑力疲劳,使人体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产生了大量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疲劳素等。这些废物会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侵袭正常器官。

新年里亲友拜年,聚会增多,饮酒机会增多。酒精可使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压波动、心肌供血减少及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酒精还可影响呼吸,使机体缺氧。因而,心血管病人喝酒极易使病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应对方法:限制饮酒

应严格限酒,葡萄酒限在100毫升以内,高度白酒限制在25毫升以内,啤酒限制在300毫升以内。

另外,尽量让自己放松,让体力和脑力得到良好恢复。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轻轻按摩头部、放眼绿色、散步闲逛让大脑放松休息。为保持较为旺盛的精力,上班前可饮一杯茶。


 

症状 3:体重焦虑及神经性厌食

华人传统新年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美食多,往往吃得多,吃得油,每逢佳节胖3kg也成了常见现象,另外由于油腻食物摄取过量,超过了胃肠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出现胃胀、吞酸、慢性腹泻或食欲不振厌食等症状的人也不少。

应对方法:少吃油腻,添些粗粮

最好多吃新鲜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添些粗粮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激增的体重,可选择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体重及放假期间增长的身体脂肪,也会随之回到正常水平。


症状4:旅游后遗症

新年出游也是不少人选择的项目。但是游玩期间难免劳累,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旅行期间由于气候温差过大,休息、旅游时间安排不当,可能会出现全身燥热、口干舌苦、口腔溃疡、嘴角起疱疹、食欲不振、大便黄赤干结等“上火”症状,这些都是节日“旅游后遗症”。

应对方法:充分休息,恢复体力

由于过度劳累、环境的突然改变对人体的刺激从而产生了上述症状。首先要充分休息,恢复体力。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配上几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体,人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乏力症状会逐步消失。“上火”的患者还要注意多喝水和甜稀粥,饮食要清淡。

推荐

症状 5:工作恐慌症

新年期间,人们逃离了紧张的工作氛围,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生活规律被打破,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这时候人们内心会产生对上班的恐惧感,这就是节后“上班恐惧症”。

应对方法:静心思考 调适心情

大家要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

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在上班第一周,先从事轻松容易的工作,给自己一个缓冲。


症状 6:孤独综合症

这是不少从家乡返回工作或学习的人极易患上的心理疾病。看着自己的父母亲朋离自己越来越远,一种离别的感伤油然升起。

应对方法:不要刻意压抑孤单感

不要刻意压抑。想念家乡父母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去,也许家人也正在想念你呢!多结交几个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要让自己落单。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