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蚊虫叮咬处理5步骤 一动作就能减少肿胀

孩子抓破伤口48小时后,还会痛赶快看医生
孩子被蚊虫叮咬肿了一大包,怎么办?台湾小儿过敏免疫专科医师张简晴莹医师在脸书分享,许多爸爸妈妈疑惑为何蚊虫叮咬会肿这么大?是不是感染了?
张简晴莹医师表示,蚊虫叮咬后,由于蚊虫所产生的分泌物,刺激局部皮肤的免疫细胞,进而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而在幼童身上产生的免疫反应会比大人更为强烈。若是以大人来说,“免疫系统已较为成熟且接受过训练,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就不会这么大。”
很多爸爸妈妈担心孩子被蚊虫叮咬后,会不会感染蜂窝性组织炎?张简晴莹医师表示:“若是蜂窝性组织炎,发生的时间为抓破伤口后48小时,且会有明显痛感。”若没有疼痛的感觉就不必担心,张简医师表示,这可以与一般蚊虫叮咬所产生‘血管性水肿’做为区分。
蚊虫叮咬后救急5步骤,举高患部可减少肿胀
当孩子被蚊虫叮咬后,患部可能会红肿或肿一大包,导致孩子哭闹不安,甚至因搔痒抓破伤口,张简晴莹医师整理以下被蚊虫叮咬后的救急5步骤:
- 先洗净被蚊虫叮咬的部位。
- 保湿,可减少痒感,避免孩子伸手去抓。
- 举高患部,能减少肿胀。
- 可以冰敷。
- 在蚊虫叮咬初期,可以薄涂‘类固醇药膏’或是‘口服抗组织胺’,会减缓不适症状。
2岁以下孩子不要涂‘凉凉的东西’
幼儿户外活动使用什么方式避免蚊虫叮咬最有效?很多爸爸妈妈对‘DEET’这一成分有错误迷思,认为它安全性堪虑,其实,张简晴莹医师表示:“防蚊液成分有DEET或是Picaridin都是可以用在大于6个月的儿童身上。”但她提醒,必须注意浓度是否适合孩子使用;再者,保护时间和浓度成反比,所以‘购买前请详阅说明’。一般成人所使用的浓度不宜超过50%,儿童使用浓度在15%以下即可,2个月以上的婴孩不应高于10%。
另一方面,在注意DEET浓度之外,更要仔细审视产品为‘环境用药’与‘核准药品’,前者只能喷洒于四周环境或衣物、纱窗上;后者是可以使用于人体的。
10项DEET使用注意事项,给爸妈参考
- 为防止儿童误用请妥善保管。
- 避免阳光直射,宜保存于阴凉之处。
- 仅供外用,适量使用于外露的皮肤和/或衣物外部。不要使用于被衣物遮盖住的皮肤。
- 不要使用于眼、口周围、伤口,也不要使用于过敏或晒伤的皮肤。
- 不要于密闭空间使用本品,以避免吸入。
- 使用时,于距离皮肤或衣物约10-15公分处,缓慢喷洒。
- 使用于脸部时,请先喷于手掌再涂于脸部,并避开眼、口周围。
- 不要让孩童自行使用,应由成人先使用于手掌再涂于孩童,且不要使用于孩童的眼、口周围及手部(避免误触眼睛或误食)。
- 与防晒产品一起使用时,建议先使用防晒产品,再使用防蚊液。
- 使用后应用肥皂和水清洗手部(避免误触眼睛或误食)。
张简晴莹医师提醒:“薄荷醇与类似物质在未满2岁婴幼儿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因此婴儿及2岁以下之儿童禁止使用这类物质的吸入剂、擦剂及滴鼻剂。”所以,不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这类‘凉凉的东西’,特别是患有‘蚕豆症’的幼童。
资料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