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为了90名孩子 他们放弃高薪厚职

为了90名孩子 他们放弃高薪厚职

▲ 恩约儿童之家达3层楼,分为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大家在此处共同生活。
▲ 吴铭杰靠着这辆货车载送孩子上下课,也曾载着他们回家过年,无奈人数日益增多,再也挤不下这么多孩子。
▲ 恩约培育孩子自动自发的好习惯,他们在自习时间按时完成功课,不需旁人催促。
▲ 共同生活在恩约的孩子们正是一个大家庭,互助互爱,互相指导课业上的难题。
▲ 恩约电脑室设备完善,设定固定上网时间,供孩子轮流上网吸取新资讯或完成作业。
▲ 恩约设置了创意手工工作坊,让孩子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发挥创意之余,也兼作义卖用途。
▲ 养育90名孩子的恩约犹如一个小社会,每年举办选举,由孩子投票选出特助、助长、部长、房长,以教导孩子选出心目中的领袖。
▲ 打理这所育有90名孩子的屋子绝非易事,恩约采用物品分类的方式,将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 孩子们排队领取饭后,便排排坐在小桌子上吃饭,饭前在年长孩子的带领下祷告。
▲ 孩子在恩约外面的空地进行户外活动,玩得不亦乐乎。
▲ 恩约每年举办各种慈善募捐活动,于2016年6月与新山本地剧团“暗房”举办了慈善舞台剧《选择》孩子们在舞台上各自发挥所长,全力以赴交出最完美的演出,以汗水和努力换来大众的支持。
▲ 两人这一路携手走来,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才成就恩约儿童之家今日的规模,抱着“许孩子一个未来,圆他们失去的梦”这个初衷坚持至今。

 

星云法师说得好:“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

人生在世,有许多挑战需要去克服,像是本篇的主角——新山恩约儿童之家,所收容的孩子们普降世就有难关需要面对。尽管如此,该儿童之家的创办人吴铭杰与甘佩清夫妇却秉持着“圆孩子失去的梦”,甘愿放弃高薪厚职,在2003年创立这家社区关怀机构,目前共收容了90余位孩子。

社会上大多福利机构,往往都是被动地等待社会人士的慷慨解囊,时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境。恩约与其他福利机构不同在于,其慈善企业化经营方式,让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辛劳换取社会大众的支持。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少了一份可怜多了一份自立自强,还更能够适应社会。

而,今年的农历佳节,恩约的孩子们就在铭杰爸爸与佩清妈妈的带领下,做起了年饼——蔓越莓杏仁脆饼,从制作到包装均是由孩子们一手包办。孩子们的认真付出,值得社会大众给予他们一个肯定。

 

▲ 恩约的孩子们在甘佩清和吴铭杰的鼓励下,自行研发出健康的蔓越梅杏仁脆饼,细心完成每一步骤,用爱烘培的饼干格外可口。亲手制作出蔓越梅杏仁脆饼,大受欢迎,大家心中满是成就感。

 

培养孩子谋生技能

“吴铭杰与甘佩清夫妇用行动告诉我们,在充满竞争的新时代里,福利事业不能停留在过往的衰兵上。它必须结合商业化管理与网络支援,才能将一味等待援助的弱势群体,重新拉回在主流的轨道上,这样的福利事业才显得更有意义。”

这是恩约儿童之家在其慈善晚宴手册中提到的一番话,让记者思考许久。相比社会上许多儿童收留所,恩约的孩子们的确在慈善企业化经营方式下,找到立足社会的价值与自信。

创办人亦是孩子们口中的铭杰爸爸,向记者分享其夫妇创办恩约的理念时说:“希望孩子们能够自供、自给以及自养;毕竟我们不能照顾他们一辈子,希望帮助他们拥有谋生的技能,而不需依靠外界的帮助。”

恩约儿童之家和一般的儿童收容中心最大的差异或许就是,并没有规定孩子们成年以后必须离开。这必须提到恩约创办的使命与宗旨,即:“许孩子一个未来,圆他们失去的梦”。

 

▲ 2017年恩约彩虹义跑吸引了7500人参与其盛,获得热烈回响,为恩约之家的孩子筹募教育经费。

 

隔壁开设3家店面

为实现这使命及落实孩子们自供、自给及自养的目标,铭杰佩清两夫妇在恩约之家隔壁开设了集合水果店TheFresko、咖啡馆Oveipo以及蔬食馆为一体的店面,希望提供这社会企业平台让孩子们成年后谋生,包括像是今年首度自制发售的年饼——蔓越莓杏仁脆饼,就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成品。

此外,在“圆孩子失去的梦”宗旨下,恩约目前有8个孩子在国内大专学府继续深造。铭杰爸爸说:“只要孩子们有能力继续深造,我们都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像是其中两个孩子目前正在修读烘培课程,这次也带领着其他孩子们制作年饼。”虽然是短短一番话,但却道尽了他们夫妇对孩子们的用心良苦。

恩约开设社会企业的目的,是希望健康的孩子们能够带领较特殊(Special Child)的孩子们一起工作。铭杰说:“由于执照的关系,虽然没有收容智障以及残障的孩子,但恩约亦按照8:1的比例收容学习较为迟缓的孩子,希望这样的比例能使他们学习进步,而成年后也可供他们工作的平台。

自两年前决定要落实这社会企业的想法后,铭杰佩清两夫妇便一步一脚印地将社会人士的援助金,逐步建设起来。他们分享道:“我们很用心地经营这三家店面,这里的每一样物品,均是集合社会“善”的力量完成的。”

除了今年首度售卖年饼以及开设店面外,恩约儿童之家自2015年开始常年举办《恩约彩虹义跑》来筹募孩子们升学的基金。铭杰说:“这个活动去年就吸引了7500人共襄盛举,能为孩子们跑出坚持、跑出希望。”

 

▲ 甘佩清和吴铭杰携手走过生命中的高低起伏,共同培育90名孩子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每名孩子都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珍贵印记。

 

恩约圆孩子失去的梦

要将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后,含辛茹苦地提拔长大,得耗尽多少光阴与用多少爱心去灌溉,更何况是得带大90位孩子,其背后若没有过人的毅力与耐心是无法做到。但这两位来自霹雳,却结缘于新山的夫妻,就毅然踏上这条不归路,肩负起孩子们的监护权,决心“许孩子一个未来,圆他们失去的梦”。

佩清回忆往事说:“我当年在新加坡修读关于基层福利的课程,期间由于必须到社区进行服务,刚好被派到铭杰所在的新山教会服务,才开始认识到对方并开始交往。”

那时在新山修读电子工程学位的铭杰毕业后,就即刻获得工程师的工作,尔后更年纪轻轻便成为厂内十多个部门的主管。而此时的佩清,亦从事薪酬待遇不错的金融工作,可谓是前程似锦。直到2003年,两人婚后毅然放下大好前途,决定打造一个能“圆孩子一个梦”的地方。

询及佩清为何两人甘心放弃高薪厚职,而从事吃力不讨好的福利机构事业,她向记者分享道:“来自怡保的她,从小就听父母述说日战时期,西方传教士到本地进行的福利工作,都对当时的佩清造成很大影响,激发了她加入奉献爱心的行列中。”

铭杰方面,佩清则告诉记者:“我的丈夫本来自富裕的家庭,但因为其父亲遭遇劫杀而去世后,留下母亲含辛茹苦地将其兄弟姐妹带大。从小刻苦的环境反而造就了铭杰后来的成就,让他决定为孩子们付出努力。

 

▲ Winnie心怡(右)是恩约的少数非华裔孩子,她毕业后选择留在恩约担任幼儿园教师,完成她的教师梦同时也饮水思源

 

鼓励助养1年600令吉

成立后的恩约儿童之家,由最初只收容几位孩子逐渐发展至现今的一家90口的大家庭,期间也曾数度搬迁,5年才落户到现在新山宏艺花园(Taman Desa Tebrau)的现址。

铭杰、佩清夫妇及他们3个亲生孩子,从小就在恩约与其他孩子一同长大,犹如兄弟姐妹般的亲密。铭杰分享道:“这一路走来,我们都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也没有聘请员工来担任看护,孩子们都以爸爸妈妈称呼我们,彼此已是家人般。”

既然将孩子们养育长大,自然少不了一般家长均会面对的难题,即孩子成长期间的叛逆期。他们夫妇回答说:“好像有些亲戚指责有些孩子非常叛逆,但我们认为,那都是因为孩子的原生家庭以及环境所致,那是孩子无法选择的。当面对孩子问题时,我们也能以较宽容的态度去接纳。”

恩约虽然是以让孩子们能够自供、自给以及自养为目标,但那也仅限已成年的十几个孩子,其他较年幼的孩子们仍需要靠社会人士的助养。对于社会的赞助,铭杰解释道:“在物资方面,由于人口众多,故消耗也多,都是靠社会人士的捐献;而金钱方面,我们鼓励社会人士以一年600令吉的方式助养一个孩子。毕竟当孩子要缴学费时,总不能让孩子拿着几包米去抵押嘛。”

创立初期,铭杰与佩清夫妇倾尽家产来维持恩约的日常开销,但因为两人必须全职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工作来赚取收入。经济紧绷让他们夫妇意识到,社会的工作还是得让社会力量参与,而无法单靠个人的力量去支撑,这才有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恩约儿童之家。

 

▲ 恩约创办人吴铭杰凭着在儿童、人权与世界和平领域的卓越表现,于2010年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

 

荣获国际管理认证 15年来越做越好

这么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共同生活在一屋檐下,当然需要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因为之前累积的系统管理经验,让铭杰意识必须透过管理系统才能将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坚信将恩约当作一个中小型企业般“经营”,才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每天可能面对的大小事件。

推荐

恩约的系统管理主要可分成六大特色,即养育重建幸福、教育重建知识、培育重建品格、管理组织领导、系统有效运作以及环保节能省钱;并利用这六大特色,协助孩子从黑白走到出色。其中包括教育孩子们各种道德观念、环保知识以及规划自身的未来。

铭杰继续向我们解释说:“恩约虽然是慈善福利机构,但以企业形式运作。在我们这里,近半的孩子是担任管理层,分别负责日常的秩序、整洁及日常事务,且管理层都是由孩子们民主挑选出来。此外,所有的家务均是由孩子进行分担,包括最小的四岁孩子,也晓得洗澡后要将脏衣服收起。”

正因为他们夫妇的坚持不懈,在过去15年的岁月里,他们夫妇先后在2010年及2012年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而恩约儿童之家更是马来西亚首家荣获环境管理系统认证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认证的儿童之家。

当记者走访该儿童之家时,见到小朋友们井井有条地完成各自的岗位,且更难得是见到年纪大的孩子都主动照顾较年幼的弟妹们,就足以感受到,除了企业化经营模式,他们夫妇多年付出的心力,才是维持恩约儿童之家15年越做越好的关键。

 

▲ (左) 恩约院长甘佩清于2012年荣获儿童、人权与世界和平领域的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与吴铭杰成为马来西亚首对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的夫妇。(右) 甘佩清和吴铭杰曾获多项国际大奖,认可他们对社会付出的巨大贡献。

 

有能力去创造事业

两人这一路携手走来,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才成就恩约儿童之家今日的规模。那是否有经历过什么刻苦铭心的事情,让夫妇几乎想放弃这社会福利工作。当记者问起这问题,两夫妻不约而同提到,其长女Connie刚出生不久患病的那次,碰巧正逢恩约草创初期,夫妇的储蓄均倾囊投入在儿童之家的营运。

铭杰感慨道:“那时候,甚至连送女儿到医院诊治的费用都无法支付。我们不禁思考,我们就算照顾得了别人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女儿,真的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吗?”可庆幸的是,坚强的Connie最终不药而愈,他们夫妇决定继续走下去。

而两夫妇从27岁人生事业起步期,甘愿放弃高薪厚职来承担起社会福利工作也已15年,转眼已步入中年,精神与体力也大不如前。佩清则感慨道:“恩约走出的格局,已和传统的儿童之家及福利中心有所不同,但当我们越做越好时,同样也会受到外界的批评。”尽管如此,他们夫妇二人依旧坚持初衷,认为只要是对的事情,就值得去坚持及努力。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铭杰分享道:“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看到孩子有就业的平台,没有人给予机会我们就自己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此外,他亦希望恩约儿童之家能够设立基金会,就算当两位创办人不在时,还能够持续地运作,让恩约儿童之家能够透过基金会的运作应付恩约的日常经费与需求,持续“许孩子一个未来,圆他们失去的梦”。

与其让孩子们被社会归纳为弱势群体,恩约儿童之家的慈善企业经营模式值得其他福利机构效仿,让孩子们找到认同与自信,这才是恩约儿童之家让人敬佩之处。

 

▲ 面对命运的不公,恩约竭力保全孩子们心中的童真,圆他们失去的梦,让他们依然能展露天真烂漫的笑容,笑对人生。

▲ 铭杰爸爸和佩清妈妈与90名孩子拍下这难得的全家福,当天阳光灿烂,他们散发的幸福光辉更为耀眼。

 

摄影:钟子麒/受访者提供/摘自网络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