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登山痴 两度征服喜马拉雅

登山爱好者: 叶汝美 /42岁/吉隆坡
虽然喜马拉雅山对于本地大部分人来说相当陌生,但仍不乏热爱登山运动者,向往到珠峰挑战自身极限!《风采》联络了曾经两度到珠峰健行的《风采》前采访主任叶汝美,向读者们分享就算不是体能强健的运动员、或是未受专业登山训练的普通人,只要有毅力,必能一睹世界之巅的风采……
来自吉隆坡的汝美是在1999年第一次到京那巴鲁山爬山,那次之后就一直怀揣着对登山健行的念头,因此在2008年及2017年两度远赴尼泊尔挑战世界之巅。
“从小我就喜欢刺激的活动,后来因为工作就没机会再去登山,虽然间中都有到世界各地去冒险;直到2008年我才终于下定决心,去挑战人生第一次的喜马拉雅山珠峰大本营健行之旅。今年我是在西藏自助行的时候,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再度决定今年去喜马拉雅山健行。”
她也向我们说明健行和登山的不同之处:“我两次是去喜马拉雅山健行,高度大约是海拔2,000-5,000公尺左右;而登山则得是登顶,海拔高度大概有7,000-8,000公尺,是需要专业登山者才有可能挑战成功;其实健行过程并不会非常艰辛,我是享受当下的过程。”


最让汝美印象深刻的是,她要在大雪中走6至7小时,她笑说:“大雪覆盖大地没有像电视剧情节般浪漫,而且根本分不清方向,没有导游会迷路。有的人会认为不需请导游,但其实导游是必要的,在介绍山峰之余,也会带你走安全的捷径,不会浪费体力。 ”
除了请导游外,到珠峰健行还需准备什么?汝美强调必须要有一定的体能。“你的体能不一定要很强,但至少不是走两步就喘,好象我这次到珠峰就花了12天,一天要走6至8小时的路程,虽然说体能非常关键,但不代表运动员等体能好的人就一定能够征服珠峰,因为肺活量大,但峰顶空气稀薄,就可能会面对缺氧的问题。”
若是一早就决定要到喜马拉雅山健行登山的人,汝美则建议:“出发前三个月应定期做运动加强体能,训练时带上一点有重量的东西,让身体适应攀登携带行囊的重量,并准备补充体力所需的零食如巧克力、葡萄干等。而出发前一两周则可以减少运动量,尽量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尽管是队伍中速度最慢的那位,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汝美最终也成为第一位成功登上珠峰大本营的队员。
由于有了08年的经验,汝美本以为今年的登山季天气不会太冷,但没想到珠峰天气反常降至零下10度左右,路途中也经历了三场大雪。由于携带的装备不够充足,因此必须在到达当地后再另外补充。
汝美说:“近年喜马拉雅山的登山路线已经非常完善,不必担心吃住方面的问题,只是海拔越高则越贵,好比说在海拔4000至5000米要洗热水澡就需要6块美金”她笑说:“我试过高纪录8天才洗澡呢!而且不洗澡,可以避免感冒,平时流汗时就用湿纸巾抹身体咯。”
其实在登山时,每个人的条件都是相同平等的。“因为登山前你根本不知道会碰到怎样的问题,太多无法预测的挑战,像是最可怕的就是遇到高山症,每个人都有患上高山症的可能性,这就是无法估计或事先预测的。”常常在报章上看到的高山症,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身体缺氧时,出现头晕、失眠、呕吐等症状。汝美分享她本身预防高山症的方法:“我事前一个星期就会喝红景天根的中药,所以这一次到喜马拉雅山就没有出现太严重的高山反应。”

尼泊尔的国民美食Dal Bhat,包括有扁豆糊、白饭、马铃薯、蔬菜、蔬菜咖哩、奶酪、炸饼等等。
到喜马拉雅山登山还得注意当地的卫生条件,因此若是准备到当地登山,事前必须准备打预防针,比如防止腹泻的Typhoid和流感的AH1N1。汝美心有戚戚焉地说:“我两个都中过,因为那时候来不及注射,两种预防针都要至少一周才有效。我是建议打这两种预防针,但目前AH1N1应该没有了。”
谈及年纪问题,汝美表示对她来说不是太大障碍,“我一路上也碰过很多年迈的洋人在登山,其实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而且,攀爬路上的风景也很优美,对于喜爱大自然的人来说是蛮享受的,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旅行能够给予心灵满足的。”听完汝美这么说,你还等什么?
文/钟子麒 图/受访者提供、网络图片
⇨⇨⇨ 东南亚登顶珠峰最年长者
⇨⇨⇨ 魂断珠峰 登山高手有去无返
⇨⇨⇨ 中药疗法预防高山症
■详尽报道:第657期《风采》
想预购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form
电子版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digital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