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李兆基离世|身兼企业家与慈善家 一千块只身闯香港

李兆基离世|身兼企业家与慈善家 一千块只身闯香港

人称“四叔”的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是爱国爱港的商人。

恒基地产公布,集团创办人李兆基17日黄昏在家人陪伴下与世长辞,享寿97岁。作为香港地产界的传奇人物,李兆基的一生见证了香港经济起飞、地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凭藉精准的投资眼光与敏锐的市场触觉,创立恒基兆业地产,成为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李兆基不仅在商界叱咤风云,更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关注教育、医疗及社会发展,捐款数以十亿计,创办新界东首间私家医院仁安医院、助内地基层培训万名“乡村医生”。在谈及慈善理念时,李兆基曾形容行善如经营生意,讲求“四两拨千斤”,强调有效分配资源能够发挥最大影响力,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慈善并非单纯给予,而是透过培训与机会创造长远改变。

四十年代末,李兆基初到香港,与亲戚在浅水湾留影。

20岁来港创业 组“三剑侠”创办新鸿基地产

李兆基,籍贯广东顺德大良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被称为“四叔”。其家族在当地经营黄金、汇兑及外币买卖,家境优渥。1948年,他20岁时带着父亲给予的1,000港元本钱,只身来到香港发展。
30岁时,他与郭得胜、冯景禧,以及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和郭锦涛共同出资成立“永业企业公司”,专注房地产业务。1963年,李兆基与郭、冯二人另行创立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并于1972年成功将公司上市。此后,“三剑侠”决定拆伙,各自发展。

李兆基(右2)的个人网页2017年开通,展示不少珍贵照片,包括他与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右5)合照。

1973年创办恒基 曾为全球第四富豪

1973年,李兆基创立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并于1981年正式上市,至1996年财富累积至127亿美元,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四位。2015年,李兆基的身家达1,950亿港元,位列《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2018年,其资产增至2,566亿港元,排名仍紧随长和系的李嘉诚。至2019年3月,他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26位,资产总值达281亿美元。

私家医院仁安医院也是由李兆基创立。

创办仁安医院 新界首间私家医院

李兆基博士于1994年创办了仁安医院,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大围富健街18号,是新界东区首间成立之私家医院,也是首家开设急症门诊的私家医院,有助纾缓公立医院急症室的压力。仁安医院的建筑工程分为两期,首期工程的面积为27,756平方米,耗资超过4亿元,第二期的扩建医院工程于2006年竣工,耗资2.1亿元。

李兆基对各间大学捐款不遗余力。

培训万名乡村医生

李兆基于2006年发起“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透过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同时为乡村医生提供医疗培训,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该计划首阶段已培训超过100万名农民,其中94%成功就业,并在五年内培训1万名乡村医生,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

李兆基在个人自传中许下承诺,在恒指达3万点时,每年捐出10亿元做慈善。

形容行善如做生意“四两拨千斤”

李兆基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曾向该校捐款3亿元,当时他受访形容,教育事业是一项长远投资,“选得好、选得正确,回报与影响力将会非常大”。他坦言,让自己最感自豪的,是1982年创立的“培华教育基金”,该基金致力于为边远贫困地区培训大量高级管理人才。他形容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具价值的慈善事业,“我们培训了120万名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都能顺利就业,若以一家三口计算,等于间接让340万人受惠;若能将培训人数扩展至200万人,受惠人口将接近整个香港的人口。我一个人能帮助这么多人,确实是值得自豪,也让我心安理得”。 谈及慈善捐助,李兆基笑言,自己从未统计过总共捐出了多少资金,更重视的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影响力,而非单纯的救济。他举例说:“现在财政预算案派几百亿元,每人获发6,000元,大家都有所得,但实际效益如何,可以自己计算。”在他看来,慈善与经营生意相似,讲求“四两拨千斤”,便能发挥远超投入金额的效益,“有时自己捐出一块钱,加上心力与规划,实际影响力可能相当于十块,不能单纯以金额衡量”。

91岁宣布退休 弄孙为乐

2019年3月,时年91岁的李兆基宣布退休,正式将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交棒予长子李家杰及次子李家诚,结束长达数十年的企业管理生涯,退休后享受家庭生活,并继续参与慈善事业。作为顺德人,李兆基十分重视家庭,喜欢儿孙满堂。他曾谈及自己对传宗接代的看法,认为“无后为大”,并感慨身边一些朋友虽然财富万贯,但因无儿无女而感到遗憾。宣布退休时,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与11名孙儿孙女相处,“我最享受与孙儿一起玩乐,这让我有返老还童的感觉。他们有时会‘无大无细’,一起戏弄我,欺负我。我做老板这么多年都没试过这样,但感觉还挺有趣。”新冠疫情期间,李家诚曾透露父亲身体状况良好,每天都能与孙儿孙女相处,感到十分开心。

李兆基6大处世之道

李兆基博士纵横商界数十载,不仅缔造了庞大的企业王国,更在财富管理、营商之道及慈善事业上留下深远影响,其智慧言论至今仍为后人提供宝贵启示。

1.知止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处事应先确立目标,才能稳定心神,进而审慎思考,最终获得理想成果。

2.行善如营商 要四两拨千斤 行善不在于投入多少,而在于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做慈善不是纯粹救济,而是透过杠杆效应,一传十、十传百,真正帮助更多人。”

3.财富不在拥有,而在运用 “搵钱要成功,使钱也要成功。”财富的价值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如何善用,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4.从商以人为本 “生意不只是赚钱,而是要创造价值。”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服务社会,达致双赢局面。

5.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男人最怕入错行,女人最怕嫁错郎。”选择正确的行业至关重要,年轻人应善用时机,累积实力,为未来奠定基础。

6.财富应该流动,让社会共富 “钱不是留在自己手上才有价值,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创造更多价值。”真正的财富来自于分享与投资未来。

2019年李兆基最后一次以主席身份,参与恒地股东周年大会,并与儿子李家杰、李家诚一同会见股东和传媒。

恒基地产讣告: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沉痛宣布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大紫荆勋贤,痛于今天黄昏 (公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七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详与世长辞,积闰享寿九十七岁。

李兆基博士是杰出的商界领袖,德望昭著,长袖善舞,曾任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及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东亚银行、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及仁安医院董事、特区首届筹委会暨推选委员会委员及顺德联谊总会首席荣誉会长等。李博士于一九九六年获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富豪榜排名第四位,一时传为佳话,被誉为华人之光。

李博士心系家园,热衷教育,关怀菁莪,获中外教育机构颁授荣誉学位等荣衔无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复旦大学名誉校董、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澳门东亚大学等荣誉工商管理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华顿学院荣誉院士及法国政府艺术文学骑士勋章等。

推荐

李博士于一九八二年创立培华教育基金,致力为民族复兴事业培训国内领导人才,影响深远,学员在领导岗位均发挥重要作用。李博士同时捐献立竿见影的大型培训项目,如“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及“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多年来获得国家及国内各市政府的表彰,获颁北京、广州及佛山等市的荣誉市民称号,并获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任命为港事顾问,及获选为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托人委员会委员。

李博士通过“李兆基基金”,数十年来扶危济困,并着重教育,大力匡助内地、香港及海外大学及中学,完善教学设施及设立奖学金等,以收一传十、十传百之效,历年捐款数以十亿元计。 在李博士的大力推动下,集团各成员公司均重视“以人为本”的文化,同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集团关注公益及爱护地球的理念,深获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获奖无数。集团的义工服务社会时数,长期高踞本港榜首,对少数族裔及贫困人士,集团都作出全方位的支持。

李博士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市,自幼聪敏过人,少年时来港,白手兴家,创立恒基兆业地产集团。李博士宅心仁厚,乐善好施,对慈善事业不遗余力,深获社会各界的推崇。李博士处事公正,推己及人,时常以身作则,嘉言惠行,深受员工爱戴,现今哲人其萎,同寅深感痛惜,但李博士的典范,仍将硕德贻徽,道范长存,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李博士出殡仪式的举行日期,一俟家族安排妥当后,将会另行公布。

恒基集团 :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
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
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仁安医院
敬挽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 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想要买《风采》,网购最方便!
·https://s.lazada.com.my/s.hijNk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e-feminine/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