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学生去上课 还是屈蛇?

学生去上课 还是屈蛇?

妇女把两位男学生当成行李硬往后车厢挤的视频引起大众关注;视频的浏览,分享和留言次数爆表,嚷嚷了一阵,回归平静,问题看似解决,但事件的关键点却没什么人提起。

太方便的一条龙服务,让家长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本来应该负起的责任,家长太过依赖安亲班, 就会让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专业 没有道德良心

我想点出的关键一是家长本身对自己责任外包之后的监督不足,关键二是外包机构专业和道德良心的不足。

这二十年来因为双薪家庭的数量急速增加,让“小学生放学之后的去处”成了庞大的商机,这商机可以从托管班,安亲班,功课班到补习班开始,一直到从学校接送学生的服务。

既然这些单位服务对象是人,而且还是儿童!

*需要考虑的除了是孩子是否有被载送( 对应男学生被硬挤进后车厢事件,家长除了要确保学生有被载送,还要有被尊严的载送,而不是如此被对待。)

*是否有吃饱(餐点是否营养均衡,是否有过多化学物质在其中?)

*功课是否有做完(还是抄完?)

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这些儿童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

我认为家长在外包自己的责任之后,需要确保孩子获取的是正确而人性的对待,从交通的载送情况:

是用什么交通工具?

一辆车多少人?

到托管时孩子是如何被对待的?

安亲班的日常状况如何?

功课班是否有教导还是给直接答案就算数?

补习班里有没有因材施教?

会不会浪费孩子们的时间?

这些问题家长都需要多知道一些,毕竟孩子在学校学习6个小时之后,需要留在这些中心最少五个小时,有些孩子还需要呆上八个到九个小时不等。

>利润高,牺牲学生的尊严

如果业者只把这盘生意定位为“生意”,那么所有决策就会往更经济,更有效率,更有利润为前提,但更经济更有效率,利润更高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牺牲学生们的一些尊严(男学生挤进后车厢是一个例子),生理发展需求(如6个小时呆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心理发展需求(中心人数太多无人关注孩子心理状况)。

我见识过两千五方车尺的空间容纳五十多个小孩的中心,小朋友们在这个空间洗澡,吃饭,做功课,补习,中心老师要求所有的孩子们安静,吵闹的屡劝不听就鞭打手心,“要不然根本没办法控制”,中心老师说。

>一个老师对30个小孩

至于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就需要因为时间安排和老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太少而让路,有些托管中心一个老师对25到30个小孩,因而大部分时间要求孩子坐在原位补习和做功课,但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真的好吗?我想这事大概没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

至于功课班的情况也很堪忧,有当过功课班老师的朋友跟我说,好些孩子一直不会做,教也教不会,每每时间要到了都做不完,我们也就只好给答案了。

我问说这样的情况会跟家长讨论吗?

推荐

找得出为什么孩子老是无法理解的原因吗?

朋友说那要看家长了,有些家长听到孩子怎样教都教不会,会认为是我们的问题,去跟院长告状,有些家长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直接下手打孩子一巴掌的家长我都遇过,讲多两次我就不讲了,每次直接给答案,因为你不给答案,他做不完,去到学校一样被学校老师惩罚。

我问说,你给答案,表示孩子还是没有从功课里学会什么啊,最糟的是老师看到他把功课做完了,还以为他都学会了,也不会再教他,那么不是要到考试才会发现问题吗?朋友两手一摊说:要不然你要怎样?家长要的是孩子的功课做完,学校老师不会追问家长,不会为难孩子,根本没有很在意我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判断和观察啊。

此外, 孩子们早上在学校已经用了近五个小时坐在位子上听课,放学后又坐在椅子上补习和做功课,一个7岁到12岁的孩子前后一天需要坐着学习七到八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内容枯燥而缺乏探索社交的时段,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能说没有缺憾。

>小朋友在安亲班的一天

我们来看看一般情况下,马来西亚的小朋友在安亲班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一点左右回到安亲班,一点到两点洗澡吃午餐,两点到四点补习,四点到五点半功课班,五点半之后就等家长来接。

马来西亚大部分在安亲班的小孩有着类似的日流程,一个星期5天,一个月22天,一年大概200天,日复一日直到长大。

如果家长们每天接了孩子就把所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陪孩子聊天跟孩子一起做些事,如果家长们每个周假都陪伴孩子度过,到公园海边跑跑跳跳,学校假期就带孩子们外出做个小旅行,当然不太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忙碌的双亲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培养孩子的责任:让他在课后有人照顾,吃得饱,功课有人照看,学习进度有人督促,这样就够了,家长的责任就剩下接他回家,睡觉,学校假期里也让孩子继续呆在安亲班度过假期时光,是非常危险的事,在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给予的滋养的年岁缺席,是要付出代价的,孩子青春期时各类问题就会因为这个事情的缺失一一出现。

太方便的一条龙服务,让家长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本来应该负起的责任,安亲班的存在本来是助家长一臂之力,让家长在养家活口的压力中喘一口气,然而太过依赖安亲班就会让孩子与自己的距离不自觉越来越远。

请家长们明鉴,明鉴啊!

撰文: ECHO许慧珊

■详尽内容:第696期《风采》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