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作才子方大同,惊曝于2月21日 离世,享年41岁。据悉,方大同曾于2010年因操劳过度出现气胸(爆肺)而数度住院,2年前推出单曲后,就消失在萤光幕前,期间有传闻指出他因病休养。去年7月在41岁生日当天以新专辑《梦想家》回归时,表示自己正在康复的路上,身体状况已有了长足的改善,但还未完全康复。
方大同向来以健康养生著称,他吃素、不抽烟、不喝酒、不喝汽水、可乐,也不喝咖啡,对饮食十分讲究。然而,他却始终戒不掉熬夜这一习惯。每当投入音乐创作时,他便会忘记时间,导致长期过度劳累。方大同热爱音乐,每当制作专辑时,经常日夜颠倒,每天工作18小时,只睡4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生活方式让他身体逐渐消瘦,身高172公分的他,体重仅50公斤。他曾坦言:“我知道熬夜对肝功能不好,但国外歌手可以两年半发一张专辑,我们一年就要发一张,如果要做到与国外音乐品质相当的专辑,就必须得压缩时间。”

在方大同的世界里,音乐是最重要的,只有音乐可以让他牺牲健康。然而,除了熬夜,他的生活习惯极为自律,从小便听从母亲的教诲,遵守素食饮食习惯,并且只喝白开水,从不接触任何刺激性饮品。他刚到台湾发展时,在河岸留言举办首场小型演唱会,由于场地位于地下室,他的母亲甚至特地购买了一台空气清净机,请工作人员摆放在舞台上,以确保他能吸入较多新鲜空气。如此注重健康的歌手,当年便让唱片公司工作人员印象深刻。

气胸是一种“会呼吸的痛”——常见症状:胸闷、憋气
有时候,人们生气时会说自己快被“气炸了”,但这句话并非完全是夸张,因为肺部确实可能会被“气炸”。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气胸”。
什么是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积气的状态。如果把肺比喻成一个气球,气胸就像是这个气球“破了一个口子”,空气泄漏到胸膜腔内,进而影响正常呼吸。因此,气胸可被形容为一种“会呼吸的痛”。
这5类人属于气胸高危族群
气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除了因外伤导致的气胸外,大多数气胸属于自发性气胸,较常见于以下人群。
瘦高体型的青少年与男性青壮年:这类人群的肺泡壁较薄,较容易发生破裂。
有慢性肺部疾病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长期吸烟者:吸烟会损害肺组织,增加气胸发生的风险。
熬夜、过度劳累者:长期作息不规律,可能影响肺部健康。
长期咳嗽的老年人:反复咳嗽容易导致肺泡破裂,增加气胸的风险。
推荐
气胸常见症状
气胸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憋气,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甚至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下降、休克。
一般来说,气胸的严重程度与胸腔内积气的多少相关。轻微的气胸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严重的气胸则可能压迫肺部,导致大血管移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年轻人体力较好,即使气胸较为严重,也可能仅感觉到轻微的胸闷,因此容易忽视病情。
气胸该如何应对?
无论症状轻重,只要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气胸,应立即就医,进行胸部X光或CT检查,以确保及时诊断与治疗。特别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群体,更应关注自身健康,避免过度消耗身体,导致潜在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