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小儿麻痹症绝迹27年重现大马!] 重新认识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绝迹27年重现大马!] 重新认识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在大马绝迹27年后,卫生部宣布沙巴州斗亚兰出现首宗案例,一名3个月大的男婴证实感染该病毒。

根据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医生指出,该男婴出现发高烧和四肢无力的症状后被送入当地医院深切治疗部,后来在本月6日经过澳洲的世界卫生组织小儿麻痹症区域研究室检测后,确认感染1型小儿麻痹病毒(VDPV1)。

我国最后一宗小儿麻痹症病例是1992年,2000年10月大马与其他西太平洋区国家共同宣布无小儿麻庳症国家。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它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波及较广,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具有高度威胁,病愈后也可能产生后遗症。

如果察觉到宝宝有罹患此症的征兆时,家长需要尽可能早地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

究竟小儿麻痹症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呢?父母们不妨细心阅读以下小儿麻痹症的相关知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报报导)

小儿麻痹症知多点

小儿麻痹症(poliomyelitis 以下简称polio)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小儿麻痹症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婴幼儿。

小儿麻痹症的病因主要分为4大方面:髓灰质炎病毒通过食物经口传播,例如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水;病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在神经系统中复制导致了病理改变;过度疲劳、剧烈运动、肌肉注射、扁桃体摘除术和遗传因素等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2.年龄、性别与妊娠

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妊娠期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严重,可能与妊娠期免疫受抑制有关。

3.注射与创伤

曾经接受过注射或骨折、手术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创伤的肢体容易发生瘫痪。

4.扁桃体切除

曾在近期或远期切除扁桃体的人,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险性比具有扁桃体的人高8倍。

5.剧烈运动

在瘫痪前期,剧烈运动与疲劳均可增加瘫痪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患小儿麻痹症的原因:

传染源:为患者与病毒携带者,其中以隐性感染及无瘫痪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人数多,在本病传播上起重要作用。发病前3~5日至发病后10日,患者咽部及粪便均可排出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毒由粪便非出,经口进入人体。粪便排毒大多在3~6周后消失,但长者可达3~4个月之久。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手、用品、用具等,均成为传播媒介。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新生儿囚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很少发病。出生后3~4个月抗体水平逐渐降低,发病渐多,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小儿麻痹症症状:

小儿麻痹症起先是发烧、头疼、腹泻、呕吐和全身不舒服,家长往往认为是伤风感冒,或是消化不良。

经过1-4天以后退烧,退烧几天以后,再次发烧,而且比第一次还高。

突出的表现是知觉过敏样疼痛,不让别人触摸,同时伴有脸红、头痛、喉咙痛、呕吐、多汗,接着出现嗜睡等症状。

经过3-7天以后出现麻痹,常见的部位是下肢。麻痹出现后1周,如果不继续发展,则可以逐渐恢复。

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

*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小儿麻痹后遗症症状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

*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没有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或接种的不成功,如疫苗过期、热水服用或没有按规定服完小儿麻痹症糖丸疫苗。这也是小儿麻痹症的诊断依据。

小儿麻痹症的饮食:

*过多食糖,因口腔内的细菌会使糖发酵,易患蛀齿而影响食欲。

*偏食,因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

*过多食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

*滥食温补,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只宜滋养清润食物。

*吃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难消化的食物,因小儿体质多热,再食油炸等辛热食品易引起热病。

*多进食一些含有胆碱的食物。人脑中含有大量乙酰胆碱,记忆力减退的人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明显减少,老年人更是如此。补充乙酰胆碱是改善记忆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鱼、瘦肉、鸡蛋等都含有丰富的胆碱。

*多吃蔬菜和水果。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要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果患者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包子、饺子、菜泥之类的食物,让患者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食物要易吸收、高蛋白。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如何预防小儿麻痹症?

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并报告疫情和进行医学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彻底消毒。由于隐性感染者及无瘫痪型病人为数众多,并可播散病毒。

做好日常卫生:环境卫生很重要,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在病疾正广泛时,请避免让儿童到人群众多场所。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小儿麻痹症不会遗传。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后天感染病毒所致,因此不是遗传性疾病。相反,如果父母患有小儿麻痹症,孩子还有可能会出现抗体,反而不容易患病。

专家指出,小儿麻痹症会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因而如果亲密接触的家庭成员则有可能患病。一般来说,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密切生活接触,不良卫生习惯均可使之播散,因此加重有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朋友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报导/综合报导

照片/截自网络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