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学琴 音符敲出不可能任务

- Kelvin冯顺和
- 45岁
- 毕业于 UCSI 音乐系
- 从事音乐教学20年
- 于 2007年 创立Fun Music N Art School音乐学院
- 教导钢琴20年以上
- 趣味钢琴课程( Fun piano course ) 创始人
- 钢琴批发商
一般的小朋友,会表达喜怒哀乐,告诉大人自己的需要,然而一些小朋友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你若想引起他们的注意,确实难度很高,因为他们往往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特殊儿童连跟人做日常的沟通都成问题,如果说,要教会他们弹琴,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音乐却能疗愈,透过富有爱心和技巧的教学,钢琴可以是开启他们心门的那一把钥匙。
Kelvin Fung冯顺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钢琴老师,他在13年前开始教特殊儿童弹琴,那是个不到10岁的华裔自闭儿,当时是一位特殊儿童专家联络上他,让这孩子向他学音乐,该名专家知道,学音乐有助于改善这些孩子的状况。
花10堂课学手指定位
“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花了整整10堂课的时间这孩子才学好手指定位,因为相较于一般儿童,自闭儿是很难理解和确认音符,即俗称豆芽,所以我选择用简谱(数字12345)教导他,而且还要不断的重复教,直到他可以做到为止,这是极度考验钢琴老师的耐心。”
这个孩子很多时候不能控制本身的情绪和行为,比如会在购物广场里失态的打滚,上牙医诊所拔牙时,就算父母在场也控制不到他,只有特殊儿童专家在场,才能顺利拔牙。
Kelvin前后教了这孩子半年,这孩子便停课,其父母给的理由是经济上面对困难,然而据他观察,这对父母的关系也不好,经常为了孩子吵架,有‘大颈泡’(甲状腺肥大)的母亲承受的压力不小,本身也是很急性的人。
把简谱编成趣味教材
在2016年,Kelvin成功把简谱编成钢琴教材,即趣味钢琴课程(Fun Piano Course),而就在去年,Kelvin有机会教一对孪生兄弟(哥哥Vimal,弟弟Varun)弹琴,他将这套课程运用在两个小朋友身上,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很多时候,父母是否有配合努力,也是孩子学音乐有没有看到成绩的影响因素之一。
Kelvin表示,这对9岁的孪生兄弟,母亲教中学,父亲则是专业人士,状况比较好一些的Vimal被送去正常学校上学,而状况较差的Varun则送去特殊小学,可见他们的父母在这方面有用心思,而且更是主动送两个孩子到他的音乐中心来学琴。
他强调:“这对孪生兄弟天生是自闭儿,他们可以说无法跟人有效沟通,只会讲hello、thank you等用词,当进一步问,他们就不会回答了,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自己。教自闭儿弹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古典音乐只有音符,没有简谱,而我是用时间把简谱编成钢琴教材,并以由简入繁的引导方式,教他们弹琴。目前,还没看到市场有这样的教材。”
因为特殊儿童的集中能力不强,Kelvin在教琴时,必须有技巧的分不同时段,弹琴时间5~10分钟,其他时段包括让他们唱歌和玩乐,玩乐让他们放松心情,唱歌的用意则是让他们熟悉曲子的旋律,更容易投入弹琴,成效更大。
进一步了解,Vimal吸收能力比想像中强,弹琴可以弹得很整齐,Varun的节奏感比较弱,学习能力差一些,以一个音节(bar)来说,Vimal会学得比较快,Varun就比较慢。
“教导他们,还要察言观色,观察他们的表情,也看他们是否理解音乐,能正确无误地弹某段音节的话,即表示他们已经明白了。这对兄弟很有礼貌,很受教,加上父母有细心栽培,他们算是学得不错的,而音乐也令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平稳,集中力和学习能力提升,而且最近还有机会参加演出呢!” Kelvin补充说。
简谱存在很久了,一般看到都是流行曲,而Kelvin是首个把简谱运用在钢琴教学上的老师,其趣味钢琴课程 ( Fun piano course )很值得推崇。
Kelvin强调,教特殊儿弹琴,除了要准备完整的趣味钢琴课程,本身亦需保持超大耐心。
弟弟Varun的节奏感比较弱,学习能力比哥哥Vimal逊色一些。
哥哥Vimal学钢琴的吸收能力比想像中强,略胜弟弟Varun。
报导/摄影:叶文威
■详尽内容:第705期《风采》
-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goo.gl/forms/aJJnCpWGRo06WGgY2
- 订阅《风采》纸本杂志: https://forms.gle/JCeTBtKNCvYfFLV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