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给老人家一个安乐窝

给老人家一个安乐窝

▲职工来到中心为老人家送上问候和关怀。

在华人传统孝亲观念里,养儿防老是一种孝道,但是来到现代社会已不合时宜。

养儿防老说来容易做来难,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有些家庭,儿女为了生计无法兼顾到家中老人,老人被弃养、没人认领等情况几乎日益增加。

因而我们的社会老人院、儿童院等等的关爱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些中心的创立,本着爱与善心义务照顾老人,不求回报、不计报酬,为孤苦老人奉献,给予他们一处栖身之所。

▲只要有人陪伴或探访,他们吃什么都是好味道。

行好事,不问回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并且在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也能坚持下去?

走入得胜老人之家,将这些问题放在放大镜前,虽说得到的答案非绝对,可是所谓好人好事,少不了的是当下的智慧。

▲得胜老人之家把来自各地的老人们照顾得很好。

由家人支付生活费

得胜老人之家负责人,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家,而每一位都有值得同情的故事,老人家每一个笑容中都是一种感谢,恰到好处的暖意。

经过了解,这里收留的老人家大部份是没家人或家人照顾不来的,其家人必须付老人家的生活费,每个月从200至850令吉之间,视经济能力而定。这样就能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人家获得妥善照顾。

▲得胜老人之家的主任吴志兴(后者)掌管厨房。

该中心干事庾德兴表示,这中心目前有62位老人家,年龄从40岁到103岁,当中有18位是行动不便的,需要特别照顾。

打从2005年开始管理该中心至今,他发现一些老人家的背后有着悲惨的故事,就好像83岁的梁群梅女士,遭丈夫抛弃后,先在陆佑路的银禧老妇院居住,当时就开始跟唯一的女儿失去联络,自此30年来未曾见过女儿。而后来因为该中心照顾她的罗姑娘退休了,经过该中心负责人的安排,梁女士和4个老同伴来到了得胜老人之家。

▲梁群梅女士在30年前就与女儿失去联络,在中心里认识的老朋友也相继离世,留下年迈的她孤独度日。

庾德兴补充说,4个老同伴相继去世,如今只剩下梁女士一人。起初她还算开朗,也能够自理,后来因为思念女儿,加上不小心跌倒,身体越来越弱,近两年有些情绪化,脚变得越来越没力,后来缺乏自理能力了。

住在该中心已有10多年的梁女士,身世背景堪怜,同样的故事背景都会发生在社会不同的角落,我们必须要多关心老人家,不要忽略他们的需要。

▲中秋节派月饼,让老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情。

不鼓励子女托养

这间中心每个月的日常开销费用大概3万多令吉,有时高达4万令吉,日常的饮食和日用品如尿布虽获得赞助,可是水电费、汽车维修费和员工的薪金也不是小数目,单靠公众的捐款是不足够的,所以这间中心每年都会配合得胜之家总部举行义卖会,今年11月24日举行的义卖会订下筹募20万令吉目标。

庾德兴强调:“我看见有些子女不是没有能力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是不想照顾,一心只想把他们送进老人院,这样的社会风气是很可悲的,我们中心也绝不接受有关老人,我们不鼓励孩子们这样对待年老的父母。”

推荐

▲干事庾德兴管理得胜老人之家已有14年,经验丰富。

每逢过年,中心就会邀请老人的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但是愿意前来陪伴老人过节的亲人并不多,一般只有两、三家,通常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反而更关心这些老人,还派红包给他们。

一些精神很好、行动自如的老人会自动自发帮忙切菜、洗菜、洗碗和洗杯,这也令人感到十分安慰和感动。

环境舒适 ▲中心楼上的走廊有足够的空间让老人家走动

得胜之家简介:
得胜之家是一所非盈利慈善组织,由已故创办人莫绍南先生于1988年创立。

初期从福音戒毒中心开始,后来也成立了青建(得胜青少年生命建造中心)、儿童之家和老人之家。

得胜老人之家成立于2005年,也是莫绍南先生的心血,这中心为年老无助、家人没时间也没能力照顾,甚至被遗弃的老人家,提供栖身之处,不至于孤独终老。从2005年至今,已帮助过144位老人家。

报导∕摄影 : 叶文威
部份照片 : 受访者提供

 

■详尽内容:第695期《风采》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