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发现巨型病毒 体积为流感病毒2倍


芬兰科学家首次成功分离出一种全新的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于韦斯屈莱病毒”(Jyvaskylavirus),该项重大发现颠覆人们对巨型病毒地理分布的既有认知,也为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崭新视角。
根据外媒报导,研究由于韦斯屈莱大学奈米科学中心主导,研究团队在分析环境样本并将其与卡氏棘阿米巴变形虫进行培养时,首次发现了这种病毒。
于韦斯屈莱病毒的颗粒直径约为200奈米,体积是流感病毒或新冠病毒的两倍,大小与某些细菌相当。这项研究不仅证实巨型病毒在芬兰等北方地区也普遍存在,还发现该病毒与过去于法国发现的马赛病毒存在亲缘关系。

研究团队透过国际合作,成功解析了于韦斯屈莱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同时在其他环境样本中也发现了更多未知的巨型病毒。
于韦斯屈莱大学教授洛塔里纳桑德伯格(Lotta-Riina Sundberg)表示,“这项发现显示,巨型病毒在土壤与水域等自然环境中比我们先前认为的更加常见,甚至在寒冷的北方地区也有广泛分布”。
巨型病毒是一类新兴病毒,其大小可媲美细菌,通常感染变形虫与其他微生物。虽然大多数自然病毒对人类无害,但它们在调节微生物族群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桑德伯格指出,“这项发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之间的互动,以及病毒在自然界中如何影响整体生物族群的调节机制。”
该研究成果已刊登于科学期刊《eLife》系列,为探索巨型病毒的起源、功能与生态意义迈出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 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想要买《风采》,网购最方便!
·https://s.lazada.com.my/s.hijNk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e-femi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