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生命还是鼓励弃婴? 克罗埃西亚“弃婴箱”掀论战


在天主教根深柢固的克罗埃西亚,一个为弃婴设置的“弃婴箱”近日掀起激烈争论。这座位于首都萨格勒布(Zagreb)宁静社区修道院墙上的装置,让女权团体怒批其为反堕胎势力的“特洛伊木马”,要求政府拆除,反对声浪直指其违法且损害儿童权益。
这个“弃婴箱”是中世纪“弃婴轮”(foundling wheel)的现代化身,今年2月启用。只要箱门一开,动态感测器便会通知修道院内的修女及天主教反堕胎团体“伯利恒萨格勒布协会”(Betlehem Zagreb)。为保护隐私,监视器角度刻意避开使用者。
负责人弗尔多利亚克(Alberta Vrdoljak)向法新社表示,这项设施旨在“拯救生命、防止杀婴”。她提及去年5月萨格勒布公园一起弃婴案,一名男婴被丢进垃圾桶,幸被两名青少年救起,凸显其必要性。
然而,反对声音不绝于耳。“克罗埃西亚妇女网络”(Women’s Network Croatia)痛批“弃婴箱”非法且危险,认为它违背儿童最佳利益。虽然尚未有人使用,团体成员克维希奇(Zvonimir Kvesic)强调,这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紧急解方。
但批评者质疑其背后动机:在克罗埃西亚,堕胎虽合法,却因公立医院多数妇科医生以道德理由拒绝手术而难以实行。路人克内热维奇(Mia Knezevic)直言:“这看似善意,却让女性因堕胎感到罪恶,提供所谓的‘替代方案’。”
儿童监察员德拉吉切维奇(Helenca Pirnat Dragicevic)则警告,“弃婴箱”可能剥夺孩子知悉身世的权利,这项权利受《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保障。她呼吁应正视弃婴根源,而非依赖此类设施。
克罗埃西亚社会政策部已展开调查,因弃婴在当地属犯罪行为。反堕胎团体则反驳,他们提供的只是“对现有体制的援手”,无意挑战堕胎政策。
全球视野下,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UN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多次反对“弃婴箱”,促请各国寻找替代方案。但支持者如札格瑞布大学法学教授格拉奥瓦茨(Aleksandra Korac Graovac)认为,“生命权高于知情权,没有生命,其他权利无从谈起。”
目前,至少10个欧洲国家,包括德国、义大利与波兰,设有类似装置,亚洲的中国、日本等地亦然。克罗埃西亚过去10年记录6起杀婴案,显示问题虽罕见却真实存在。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 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想要买《风采》,网购最方便!
·https://s.lazada.com.my/s.hijNk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e-femi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