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工陈大豪医生 守在前线团队身后

陈大豪医生坦言,第二次踏入抗议志工行列,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比例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去年5月是我首次到前线当志工,那时的前线人员比病人还多;不到一年时间,一名医生一天至少得应付逾200名病人。”陈大豪医生劝大家接种疫苗,一起阻断冠病链。
陈大豪医生是雪隆著名的医学美容诊所Premier Clinic负责人,曾在公立医院当医生,也曾在槟城开办医疗诊所,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接受访问时,他半开玩笑地表示,现在的自己只是每个月回一次诊所收钱而已。
“我现在的工作是为公司的发展及管理做决定,所以每个星期和员工们开一、两次会,听他们做汇报就行了。所以剩下的时间,我大部分都拿来做义工。”
他忆起学生时期,第一次参加扶轮社的义工工作,在茨厂街为乞丐们洗伤口。“我们的工作地点就在一家马来餐馆旁,结果引来了客人及老板鄙夷及厌恶目光。那时的我就有一个强烈想法,没关系,别人不帮的就由我来帮忙。”
这强烈信念一直在他心中不灭,多年来一有时间就到处去当义工,像是到伊朗帮助地震灾民、亚齐及吉兰丹的海啸现场、成为马来西亚医药援助协会的义工医生等等。
陈大豪医生
2020年退出志工团:医护人员密度高、病患人数低
2020年5月份,在得知卫生部急需有资格的医生助阵抗疫时,他二话不说申请到吉隆坡中央医院的冠病病房工作。结果当了志工两个星期后,他就决定退出志工医生行列。
“当时卫生部为了应付冠病病人,要每个病理科系的两名医生转到冠病病房工作。而且规定每天只有一名医生能直接进入冠病病房内为病人做检查,其他人全部只能留在病房外的会议室里看资料。结果,医生护士多过病人,我便决定抽身退出。一直到3、4个月前,卫生部再次招揽志工时,我才再次申请加入。”
今年,陈大豪医生被派到安邦英达安邦再也市议会礼堂的冠病评估中心任职志工。
2021年:我在评估中心的角色
这一回,他被安排到安邦英达安邦再也市议会礼堂的冠病评估中心任职志工,主要工作就是鉴定确诊的病患情况、为病患做等级分类,以决定下一步的管理方式。
陈医生透露,确诊病患来到评估中心时,需要先登记个人资料。接着,医生会与他们会面做抽血检验,看他们属于第一级或第二级的病患。“第一级是那些没有任何症状的病人,第二级就是有轻微症状者如轻微咳嗽等。然后,医生会与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住家情况,是否有个别的附厕所房间?有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到附近的医院或评估中心做检查?如果都能符合条件者,才能被安排做居家隔离。”
陈医生也强调,超过60岁乐龄人士及小于一岁的婴儿、孕妇及有慢性病患者,也都不能做居家隔离。“适合做居家隔离的病患,我们会为他们戴上隔离手环,再使用居家评估工具来观察和评估居家的病患。”
他续道:“居家隔离10天后,病人就可以预约回来评估中心做检查,并等医生出一封证明信件及替他们剪掉隔离手环。”
在最前线工作的陈医生看到了人们对冠病病毒的无助,多少家庭因为冠病而被迫阴阳相隔,甚至在离逝时没有亲人相伴在侧。
记得遵守SOP 医患比例差距太大
询及第二次当志工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时,陈医生反应相当大。
“以前是医生多过病人,现在不但情况相反,前线人员人手真的不足以应付。还记得第一天到评估中心上班时,一个医生要看46个病人,没想到才短短三天时间,一个医生就得看180个病人。我听说加影的评估中心,医生一天得看400个病人。”
不仅如此,他说许多隔离满10天的病人更没有办法预约到时间来剪手环,被迫多隔离一两天。
在最前线工作的陈医生看到了人们对冠病病毒的无助,多少家庭因为冠病而被迫阴阳相隔,甚至在离逝时没有亲人相伴在侧。所以他在最后呼吁大马人如果有机会就一定要接种疫苗。“不要害怕,因为疫苗在推出前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及测试,是安全的。”
另外,他也吁请大众千万要遵守防预SOP,小心照顾自己和家人,不要等到自己或身边人确证了才来害怕及小心应对,因为这一切已经太迟了。
暴增的病患,看见志工们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冒着生命的危险、坚毅的态度,去支援忙得团团转的前线医护团队,让我们在疫情阴霾之下,看见了有爱无惧的温暖!
采访报导/林仪倩
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