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成为母亲的女人,请你好好珍惜。
1000x800.jpg)
郭朝河|专栏
在这个时代,我越觉得母亲节是个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其他具有怀念价值的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或中秋节都来得重要。
并不是因为这些中华传统节日纪念先人,而母亲节是个活人庆祝节日——拜託,若这样比较,你妈听起来应该也不会开心——而是在当前社会越发兴盛的不婚与不孕主义下,能勇敢扛起“母亲”这个角色,并担负起这个名称背后所有的责任与意义,那种牺牲与伟大绝对非三言两语就能尽述。
先说说我母亲,一个近70岁的女人。相信她与大部分上一辈的女人一样,都有种观念——我生来就是要成为母亲。她们彷彿都是为了生育与抚养小孩,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她们成为母亲之后,原本的个性与兴趣的标籤都彷彿会自动失效。她们全心全意相信“母亲”这个角色的使命,并坚持认为抚养小孩长大是下半辈子最重要的事,重要性甚至还超越婚姻的维繫。
换句话说,若天秤两端放着“好妈妈”与“好妻子”的选项,相信几乎9成女人都会往前者奔去。不过,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两性平权意识开始抬头,许多女性开始捨弃这种“依附式”的生命型态,反而转向寻求自我意识,希望自己的人生除了“母亲”的角色外,还能发掘更多潜在可能性。
所以,社会上盛女与剩女越多,有些是为了完成自我的梦想,有些则纯粹找不到中意的人,不想要跟随老社会的世俗规范,随意跟一个不喜欢的男人传宗接代。有些虽然结婚,但没有生小孩的计划,除了经济压力外,生下来后的养育责任是许多女性的梦魇,尤其大多数女人已非传统家庭主妇,很多都是职业妇女,在工作与家庭的两头奔波下,让很多女性对“当母亲”退避三舍。
在这种氛围下,加上压力与化学食品充斥,让不少女人都有流产经验,也间接让现代母亲买少见少。因此,若你家中还有母亲,或是即将成为母亲的人,都请你好好珍惜。
母亲节的意义,并非要大肆庆祝或送礼,而是让你体验到,这个角色背后承载着多少的社会磨难与意义。每个母亲都不容易,而她们注定要牺牲的事,也绝对比男人多。
好好跟母亲道谢,感谢她的付出与成全,比起物质的回馈,我想这才是她们最好的礼物。
图片截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