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专题|03 传统社会框架 长久以来限制了多少才能?

你是否曾经注意过家长教育女孩时,以某种不成文的规定来限缩女性的言行举止,例如吃饭的时候手肘要缩起来、坐椅子的时候脚要并拢、笑得时候要掩嘴、说话不要太大声等等,女孩不断在这样的规则下长大,社会更以此形象来订定女性该有的样貌。这样由传统社会观念演变而来的行为限制,你‘继承’了多少?
束缚女性的往往是女性本身
对于‘女性空间桎梏’,东方社会比起西方更显而易见,原因便在于文化习性的不同。在承袭‘儒家思想体系’的东北亚文化圈,例如中国、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生活中多少都会听过许多对于性别框架的制定,例如‘男左女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或是更针对女性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家闺秀’、‘待字闺中’等。
对于传统思维来说,女性就是男性或家庭的附属品、待嫁品,除了家务以外的事,女性被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而女性也一直将自己的定位,锁定在这样的传统空间中,甚至规定她的女儿也必须这么做,让这样的制度不断被延续下去。你会发现,这样教导女儿的通常是她的母亲,而非父亲,因为母亲会认为教育好儿女及家务事,是自己的责任,而让女儿迎合整体社会的期待,有助于她选择更好的夫家,也更能受到爱戴。所以真正束缚女性的往往是女性本身。
女性职场发展就像盖上了玻璃天花板
即使现代鼓吹性别平等,但这样的传统性别空间还不断延续至今,尤其从我们身处的职场上最显而易见。女性在职场上的发展,像是被盖上了一块玻璃天花板‘可见不可求’。例如女性适合从事教职员、幼教业、护理师、秘书、行政等,而在科技、IT产业、生物界、航太工程等方面,能立足的女性少之又少,或被大众认为不具专业说服力,这样的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限缩了女性在职场上的选择权。
职场微歧视加剧职场性别差异化
以科技业为例,2018 年在全球年度网路高峰会 (Web Summit) 的‘科技女力’(WomeninTech)活动中,便提及希望让更多女力投入科技业;另外还在调查中发现,有83%的女性愿意投入科技产业,她们与男性一样对科技业具有热情和企图心,但现实数据显示,科技业职场上的男女比例仍然相当悬殊。
除此之外,不仅职场空间被划分,连薪水也差异甚大。因为男性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负责养家的主要角色,若不给予高薪便留不住人才;但女性即使是人才,也无法获得与男性同等的薪资水平和待遇,这些职场上的微歧视,都加剧了性别职场空间的差异化。
教育提升女性职场自主权
而如今,现代女性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在社会上独当一面,还归功于教育的普及。教育让女性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话语权,能够在社会上与男性平等竞争。女性应更大胆地投身在不同的产业中,这不仅能让更多女性的能力被社会大众肯看见及认同;更有助于企业体以更多的层面、角度进行思考,也让社会制度更趋于多元和完善。
新闻/图片来源: 互联网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 想要买《风采》,网购最方便!
- https://s.lazada.com.my/s.hijNk
-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e-feminine/
- 订阅《风采》纸本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femi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