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25岁女子长期佩戴降噪耳机 罹患听觉处理障碍

25岁女子长期佩戴降噪耳机 罹患听觉处理障碍

你是否曾被误会心不在焉,或是常听不清楚旁人说话的内容?小心,这可能不只是「没专心」,而是你的大脑降噪功能被削弱了!

降噪耳机因其卓越的听觉体验,备受追求音质的人喜爱。然而,长期、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削弱大脑辨识声音的能力。一名英国女子经常被误认为心不在焉、不专心听人说话,直到就医检查才发现,长期佩戴降噪耳机让她罹患「听觉处理障碍(APD)」。

据《BBC》报导,25岁的苏菲每天佩戴降噪耳机超过5小时。然而,自从到伦敦上大学后,她发现无论自己如何集中注意力,教授的讲课内容仍然像胡言乱语般难以理解。在餐厅用餐时,她也常因「环境噪音过大」而感到不适,甚至迅速离开。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的她屡屡被主管误以为工作时心不在焉,不听同事讲话。

大脑自带降噪功能 影响听觉注意力

中国医药大学台北分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冠华表示,大脑本身具备降噪功能,能透过听觉注意力的转移来过滤外界声音。耳朵负责收集所有听觉信息,并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由大脑决定优先解读哪些声音。听觉处理障碍患者的大脑在这方面运作失衡,因此在安静环境下能听清楚声音,但当周围同时存在多个声音来源时,所有声音都会变成噪音,使其无法分辨或选择应该专注聆听的内容。

举例来说,一般人在两三人对话时,会专注听某一个人的发言,并在另一人开口时自然转移注意力。但听觉处理障碍患者的大脑却无法进行这种选择,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对话内容。

长期使用降噪耳机   恐取代大脑降噪功能

陈冠华指出,人的听觉系统在6至7岁时趋于稳定,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多样化的声音,有助于培养大脑的降噪能力。听觉处理障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层,部分人天生降噪能力较弱,也有人因外伤或疾病导致功能受损,而长期佩戴降噪耳机同样可能带来影响。

降噪耳机透过主动或被动降噪技术,自动过滤环境噪音并增强播放声音,这相当于取代了大脑的降噪功能。若经常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大脑的过滤和选择机制逐渐退化。一旦大脑习惯依赖耳机进行降噪,恢复正常功能便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

示意图。

降噪耳机适合吵杂环境   谨慎使用避免依赖

推荐

降噪耳机因其卓越的音效表现,让许多音质爱好者难以抗拒。英国消费者协会指出,降噪耳机依不同技术可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部分型号更具备「通透模式」,可适度保留环境声音,提高使用安全性。

陈冠华建议,在巴士、火车或嘈杂环境中可以使用降噪耳机,但当回到较安静的环境时,最好取下耳机,让大脑自行处理声音,避免长期依赖,进而影响听觉健康。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