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生了五个孩子、从事医生职业、考上哈佛硕士再去考博士,她怎么做到的?—— 窥探吉田穗波的时间管理术

生了五个孩子、从事医生职业、考上哈佛硕士再去考博士,她怎么做到的?—— 窥探吉田穗波的时间管理术

时间管理是一门绝学,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

许多人规划了时间表后,因为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数,总把时间表打乱。

吉田穗波,日本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主任研究员,考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大学院硕士,名古屋大学博士,还出了自己的书。

是的,这是一位生了五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做到的事。许多人都在疑惑,她到底如何办到的?

2004年,吉田还只是一名妇产科医师。和大多数工作的妈妈一样,生活开始十分忙碌。她要在工作,幼儿园和家之间劳碌奔波,焦虑纠结。特别是当她的大女儿在一岁时,因肺炎引发气喘需要陪伴照顾,她的生活就更是没有一点私人时间了。

这让她更觉得紧迫。她有自己想做的事。但如果要等到有时间再去实现,那岂不是很容易一辈子都没机会了?

吉田从百忙中抽身,准备考试到考取哈佛,吉田也只花了半年时间。期间,她还怀上了第三胎。2008年,吉田带着三岁、一岁和一个半月大的三个女儿,和先生一同前往波士顿。因为吉田执意要去留学,于是她的丈夫也辞掉了工作,跟着她一起去了波士顿留学。

两年之后,吉田顺利取得哈佛学位。而让人想不到,留学期间,她又怀上了第四胎。2012年,学成归来,吉田还出了书,就在她的著作《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出版之际,她的第五个孩子出生了。

“工作”、“留学”、“儿女成群”,任何一项对一般人来说都很艰难的任务,吉田却漂亮地同时完成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独特而高效的时间管理术。

心法一:忙不是障碍,是更进一层的大门。

忙成这样,还要去进修?人类越没有时间,越会大量涌现的“想要做那件事”的强烈欲望。我们想做的事情,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愿望。

这个时候,是开始实践想做的事情的最好时机,没时间正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因为“想做事”的能量此时在心底涨到了最高点,而“诸事不顺”造成的抑郁却成了助燃剂,正是引爆这股能量的绝佳机会。

心法二:不是陆续来,而是想做的事情同时进行

有了想法,就要开始行动。

很多人在面对这么多任务时,会为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而纠结。但人生那么短暂,一件件做,怎么能做得完!所以吉田选择的是And的方法,而不是Or。

不去期待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因为它们不是放在天平两端的壁垒分明,而是经常乱成一团。

“不得不做的事情”要靠“想做的事情”来解脱,而正因为专心投入“想做的事情”,“不得不做的事情”带来的痛苦才相形见小。在不同事情的交替刺激下,更能让斗志昂扬,增加广度,才能有放松的机会。

心法三:把期限当成加速的动力!

吉田认为,有期限限制,便能发挥“临阵磨枪”的狂热,这是提升自我的原动力。期限是让人加速的要件,正常速度无法完成的事情,只要加速就能成功。只要能张罗好情绪,全力聚焦在想做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就能过滤掉自己不想听的杂音。

心法四: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几颗大石头、一堆小石头和细沙,怎样能在空桶里装进最多的东西?当然是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最后倒入细沙。时间管理也是一样,要先将完整的时段安排给“大石头”即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此外,懂得利用片段化的时间也很重要。懂得使用工作闲暇的时间完成的一些应办的杂事,这样一来能够提高了时间密度,把零碎的时间都积累起来。而当她对零碎时间做到快速专注后,时间就完全能够掌控了。这个道理教会大家,要把时间价值放到最大,不是单纯的在一定的时间里塞满该处理的事。

推荐

心法五:不执着于固有规矩,就能生出时间

在日本,女性每天花在家务时间很多,因为社会对女性做家事的时间和质量的标准都很严苛。

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想有一些时间做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一点要求。所谓的常识和规则成为了前进的羁绊,那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反思,勇敢地舍弃。

如果我们能够舍弃到所谓的“常识”,建立起自己的规则,也许就能够生出时间专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心法六:不让小压抑浇灭斗志

每逢必须专心做事的时候,真正碍事的通常不是大烦恼,反而是些让人如鲠在喉的小细节。这就如同跳跃前的助跑,要想专注某件事情,就必须妥善利用专注前的时间,处理掉这些小事情。

吉田与友人合影

 心法七:锲而不舍,总会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吉田没有被挫折和问题困住,因为她知道,人类虽然是用脑袋思考,用脑袋烦恼。但她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光靠脑袋想是不够的,要真正去做了才能明白。

她认为,只有先冲出去,才能有机会慢慢修正轨道。她说,人生就像快速踏行的自行车,如果中途停止了,会容易摔倒,但如果能一直保持行驶的状态,就可以持续走下来,这也算是成功的秘诀。

资料与图片取自网络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