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家长必学6个方法 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

家长必学6个方法 让孩子主动放下手机

现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与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给我手机玩一下吗?”让家长很是无奈。

孩子过多地玩手机不仅导致近视、食欲不振、户外活动少等严重问题,还会导致孩子缺乏与人交流从而自私冷漠,更有甚者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从而导致和社会脱节。

孩子经常喜欢玩手机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是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的难题。教你6个方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

方法1 帮助孩子看透游戏套路,提升孩子自身的觉悟

其实孩子玩的很多游戏,都是被一些专业人士,包括心理学专家们精心设计出来的,这些专家们深谙人性,非常懂得什么样的东西能吸引人,什么样的东西能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孩子小,没有分辨和控制能力,很容易就会在游戏中得到成就感、满足感,这些感觉会促使孩子深陷其中,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看透这些游戏的套路,提升孩子自身的觉悟。

方法2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父母下班回到家,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躺在沙发上、床上玩手机,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多看书,多阅读,给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有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家里看手机电脑这些电子设备,那么尽量做到跟孩子不在一个房间,比如可以去书房,实在不行,就在厕所里专注高效地把工作完成。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手机,不过是我们的一个生活辅助工具而已,千万不要被手机给奴役了。

方法3 给孩子设置玩手机的规则

孩子一岁前,一定不要给孩子玩手机;

孩子一岁到三岁这个阶段,每天可以给孩子看10分钟左右;

孩子3-6岁这个阶段,每天可以让孩子看20-30分钟的手机;

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可以适当把时间延长到一个小时左右。

小学生家长要格外注意,如果老师在手机上布置了作业,家长可以采用手抄或者是口头转达的方式来告诉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打着查资料的藉口来玩手机了,家长也可以提示孩子:现在是写作业时间,想要查资料,用电脑更方便。

如果孩子需要手机来查询资料,那也要注意不要直接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查,而是要辅助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手机。

几次下来,孩子看到了你的坚持和底线,慢慢的孩子使用手机的规则就建立起来了。

方法4 用正确的爱,给到孩子归属感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当你跟孩子亲子关系融洽时,你跟孩子的沟通引导都会非常顺畅;反之,孩子完全不会把你当回事,更不会把你的建议和嘱咐放在心上,甚至还会觉得你很烦。

所以,父母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做好情感联结,用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理解来温暖孩子,家长们要明白,当孩子玩手机玩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强行把手机夺走,或者强迫孩子关掉手机,孩子内心是非常痛苦难受的。

这个时候不要去打骂指责孩子,而是要去感受孩子的痛苦,并对孩子表达出共情和理解,同时配合咱们接下来要讲到的第5和第6招的方法,让孩子更加理性的对待手机游戏。

方法5 父母多跟孩子游戏互动,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推荐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现实生活太过枯燥无聊,孩子不得已才会去手机中寻找快乐和满足。

换句话说:孩子沉迷手机,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太无趣,家庭缺少温暖。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多抽时间陪孩子互动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

比如,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扔球、堆积木,甚至是用床单做吊床,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家庭的温馨;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打篮球、踢足球、跳绳、警察抓小偷类的游戏,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既可以缓解枯燥学习产生的压力,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慢慢地,孩子就不再需要通过虚拟的网路来获取短暂的快乐了。

方法6 帮助孩子找到更多成就感和价值感

每一个孩子都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父母怎么评价孩子,孩子最终就会成长为父母所描述的样子。

家长千万不要一直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如果可以合理地引导,就会发现,孩子玩游戏也并不全是一无是处,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观察力、判断力。

以上就是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的6大方法,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希望这篇文章不仅能帮助各位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技巧,还可以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让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能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资料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2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