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名人育儿 | 张钧甯妈妈郑如晴的教养之道: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名人育儿 | 张钧甯妈妈郑如晴的教养之道: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张钧甯妈妈的郑如晴是一名作者,他在著作《凿刻家貌》里就谈及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在德国出生的经历。

生下女儿后,她就放弃了念书,并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母亲,虽然根本就不知道母亲这个角色该如何扮演,因自己从小就没见过母亲。当大女儿瀛瀛牙牙学语,开口叫出第一声「妈」的时候,她相当激动,好像听到自己叫出了憋在心中长久的渴望。

郑如晴那年才 27岁,在异国举目无亲,缺乏援手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摸索学习带孩子。为了省钱,研究过瓶装婴儿食品的材料,还发明了一套婴儿养生锅。此锅就是把肉、蛋、肝、红萝卜、菠菜丢进去煮熟,再倒进果菜机里打一打,绝对比瓶装的婴儿食品更新鲜,只是颜色褐绿,不大好看。

老大经此一养胖嘟嘟,有了实验为证,继之而来的老二,也被如法炮制喂养。只是钧甯一口食物可以含在嘴里一个钟头,要想让她吞下那一口,得让她的脸部表情起变化才能下咽,因此不是哭就是笑。

郑如晴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逗她,一下扮鬼脸、一下学鸡叫、一下学狗跳,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简直是女儿的大玩偶。由此可知,从小在她们心目中,妈妈根本就没有什么威严可言。

德国小孩每晚七点准时上床,这时可听见收音机不断的温柔传出:「亲爱的孩子们!上床的时间到了,床边故事开始……」两个在幼稚园消耗大半天精力的女儿,一听到这呼唤,立刻乖乖的躺在床上等妈妈说书。

《拉拉与我》系列是她们的第一套童书,也是她从小说、散文跨入童书领域的开始。这是套德国儿童生活故事,当时一边读,一边以中文说给两个女儿听,看她们听得兴致盎然,也因此促成她将这系列童书翻译出来的缘由。

推荐

郑如晴的两个女儿不但喜欢书,也喜欢书桌。早期居家空间小,书桌就是饭桌,也是书桌。这个既可吃饭又可看书的桌,还提供一个功能,就是摆蛋糕聊心情。为了鼓励她们说出心里的话,找到未来的方向,郑如晴不知买了多少蛋糕,从学业到人际关系,从兴趣到个人理想,一谈就是一个「下午茶时间」。

「这个时候,我是她们的朋友,我看见了年轻的憧憬,听见了年轻的梦想。姐姐感性,喜欢绘画;妹妹理性,选择法律。」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1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