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AI时代,中年职场人如何不被击垮?

AI时代,中年职场人如何不被击垮?

AI 席卷职场的时代,中年人的危机并不只是“被取代”的恐慌,更是如何面对外界误解与内在自我价值动摇的考验。在过去,我们被教导努力、忠诚、稳定就是职场生存法则,然而眼下变化来得太快,经验成了“包袱”,年纪成了“劣势”,中年了该如何应对这波的AI时代冲击呢?

AI来袭,一夜之间,这些曾是公司栋梁的中坚份子,因为AI被淘汰,中年职场人被迫面对求职信石沉大海、面试时被婉拒为“overqualified”的现实,那种落差,不只是经济打击,更像是身份感被整个掏空,难道中年人在这个时代注定被淘汰吗?

年轻人也难逃被取代的命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资深讲师兼理事黄玉燕表示,AI 迅速发展,取代了许多传统工作,不只是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几乎每个年龄层都感受到工作流动及淘汰的加速。

“不只是四十多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可能面临相同的问题,只要公司决定引进‘新血’,或者为了成本效益而调整人力,就会要求一部分员工离开,如今的职场越来越不稳定,只要外面有新的科技进步,就会有一部分人被取代。”

她举例,像一些超市,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收银员,顾客自己扫码付款即可,这大幅减少了人手需求。“尤其是重复性高的工作,更容易被 AI 接管,比如说数据输入,只要AI的效率比人更快、更准,人力自然就会被淘汰,这种趋势正在一块块地改变我们熟悉的职场生态。”

黄玉燕接受《风采》专访时表示,当 AI 逐步取代传统工作,许多中年职场人士都会感到焦虑和无助,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工作本身的变化,也源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技冲击。

“当连一些老人家都开始用 iPad 上网、看戏、追 YouTube,可见科技已深入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一些工作如煮饭、剪头发、拉电水喉这类较为人性化的工作暂时难以被取代,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些岗位也有可能面临威胁。”

她指出,一些中低层职位,已陆续被 AI 和自动化技术取代,人类如果不主动创新、发掘潜能,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以多重技开启斜杠人

在这种局势下,中年人要懂得为自己打开另一扇门,不能再死守一个单位,而是要发展‘斜杠人生’,拥有多重技能(multitasking),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及对任何新事物始终保持好奇心。

“现在是一个不能只靠一种专业生存的时代。例如,一名工程师可以在闲暇时做其他的副业发展;老师和辅导员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或创作,探索艺术、创业等不同方向。”

她认为,AI 的速度太快,许多人被取代后无法再回到原领域,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多重技能,一口气应对多个挑战,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好奇心与学习力,用 AI来辅助自己,而不是被它击败。

黄玉燕指出,现在的经济压力都很大,如果中年职场人突然面对失业、收入中断时,情绪就更容易陷入低落,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拖垮,如果面对这个难关,可以寻求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协助。

经验和专业深度是你的资

“如果真的被AI打击失去工作,就暂时不要去挑选工作的性质,而是先稳定生活节奏,例如可以选择教补习、便利店打工,或是做一些低成本的小生意,先维持基本的经济收入,慢慢地,才能从生活中找回信心与方向,再次出发。”

她说,虽然在 AI 时代的冲击下,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倾向年轻、学习速度快的候选人,35 岁以上的职场人士难免感受到竞争压力,然而,中年人才并非全无优势。多年累积下来的经验与专业深度,是年轻人一时难以取代的资本。

“年纪带来的沉稳与稳定性,反而成为许多企业在关键岗位上所重视的特质,相较之下,资深员工往往更懂得如何在复杂局势中保持冷静、有效解决问题,这些“软实力”是 AI 无法模拟、年轻人尚未历练出来的。”

但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光有经验还不够,还必须展现出持续成长的能力与积极态度。中年职场人要愿意学习,主动升级技能,例如学习 AI 工具、数据分析、语言能力等,让自己的能力与时俱进。

她指出,现在的学习资源比以往更丰富,关键在于是否有意愿去开拓新知。唯有不断学习、持续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不仅守住职场位置,更有机会在转型中开创属于自己的第二曲线。

在身份转变中找回信心与方

AI打击已影响一些中年职场人士的工作,如果真的被裁员,该如何才能在失业后保持自尊与信心?黄玉燕表示,失业对 35 岁以上的职场人士而言,不仅是经济上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冲击。

“身份的突然转变,容易让人陷入价值感的崩塌,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会放下原有的标签,重新定义自己,这个年纪应当专注于目标,培养心理韧性,例如给自己设定清晰的方向。“

成长并不只关乎职位与收入,也包括心态的转变。找寻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可以重建信心与节奏;同时,更应注重生活的整体平衡,从中找出新的方向与动力。

她说,AI 虽然发展迅速,但它仍无法全面取代人类,尤其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这方面,仍需要真实的情感与沟通。例如销售保险、顾问服务、心理辅导、客户关系等领域,依然仰赖人与人之间的共情与互动。

“失业是一场危机,但危机并不等于绝路,它也可以是一场重新布局的转机, 如果我们能调整思维,把它视为重新出发的机会,就能从中找出更多的可能性,重点不在于过去失去了什么,而在于接下来能如何重新出发。”

推荐

在失业或转型的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维持上进心与自我肯定的能力。有时负面声音不可避免,我们无法让世界沉默,但可以选择让自己坚定。别给自己设定过高的起点,小目标一步步完成,更有助于累积成就感。

“比如喜欢旅游的人,可以考虑朝导游、旅游策划等方向发展。人生的转弯处,也许就藏着未曾想象的可能性,只要持续尝试,不断启发自己,就有机会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保持学习迎接AI

黄老师指出,在 AI 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适应力与终身学习的意愿,对中年职场人士而言,这项挑战尤其现实,因为他们不仅要应对职场的变动,还要兼顾家庭责任与生活压力。

“然而,越是上了年纪,越需要保持学习的能力与主动提升的意志,才能维持竞争力与存在感。维持好奇心、持续成长,并懂得疏解压力,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动的时代中站稳脚步。”

她说,面对职业上的不确定与危机,许多人会陷入自责、焦虑,甚至出现情绪低落。但危机并非终点,只要能转换思维,它也可以成为转机,AI 虽新,但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中年人虽然不是‘科技原住民’,但仍能通过不断尝试与学习,逐步掌握新工具与新语言,重拾信心。

中年人的优势,在于经验、人脉、沉稳与耐心,这些正好是新生代还在建立的能力。面对 AI 席卷的时代,与其抗拒,不如主动跨界发展,结合原有的专长,利用人脉与过往资历找到新的定位,中年人同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机会与新可能。

“世界本就不完美,有时候找不回原来的专职工作,也并不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接纳现状,肯放下过去的框架,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路径,学习新的领域,懂得转念,才能看见希望。不要一味抗拒 AI,也不要被动悲观,把危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才是通往下一个阶段的桥梁。”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资深讲师兼理事 黄玉燕

专访: 林艾萱  图:受访者提供、网络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 想要买《风采》,网购最方便!
  • https://s.lazada.com.my/s.hijNk
  •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 订阅《风采》纸本杂志: https://vip.sinchew.com.my/feminine/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