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过度敏感 三招练习钝感力

你是一个敏感的人吗?会时刻关注别人对你的表现满不满意,对你说的话有没有反应,别人举手投足间是否带着什么特别的讯息,他们的话是否有‘别的意思’?
即使只是日常的小事,别人可能过了就忘了,但你却一直放在心里,表面好像没什么异状,其实内心里却上演了无数小剧场。
对别人说的话容易多想,很在乎他人的感受与批评,不过若换成了自己受委屈却不敢多说,深怕不够客观会给他人带来联想或招致更多的评论,对于自己的要求极高,有着偏执、难放手的完美主义,总会忍不住拿起发生过的事反复思考,并有着不知道该怎么止住的担心。
如果以上情况总发生在你身上,那你就是敏感型的人了。
敏感的人就算很想努力也很上进,缺乏勇气与自信总让他们有莫名的担忧,加上容易被情绪影响,导致看不清事情的本质或逻辑,对于不确定的恐惧,更是扩大了胡思乱想……太多的心理问题没有被解决,反覆陷入痛苦的轮迴,很难能积极思考或是再有下一步的行动。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提出,与意味聪明与灵活的‘敏感’完全相反的‘钝感力’一词,是提供给遇到小事就容易耿耿于怀的人找到救赎的方法。‘钝感力’可以解释成迟钝的力量,说穿了就是降低敏感度的生存技巧与处世态度,身在讲求效率、人际冷漠且复杂的时代,学习保持着从容淡定、内心平和的状态。
以下为三个关于钝感力的练习:
1.发生过的事,无论好坏就让它过去
对于已发生的事,无论是懊悔、纠结或是任何情绪,都是于事无补,想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能从已发生的事情中得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2.评价并不会带来真正的伤害
生活中一定会遇到与自己不同的立场及观点,评断、批评随时都会发生,不过这些话语并不会对我们产生实质的伤害,如果因为被评论就放弃了,那才是没有成长。
3.赞美是礼貌,不过可能不代表事实
当完成或成就了一件事,别人的赞美你可以接受,但别太当一回事;许多时候赞美只是出自于礼貌的客套话,不需要刻意否定或是过于害羞的认为受之有愧,只要大方“谢谢!”就可以了;更需要的是继续往前,而不是沉溺在过多的满足或自我感觉良好造成的停滞里。
这三个方法不可能让一个敏感的人立刻变钝感,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反复练习,才能慢慢地不把凡事于过往心里去,学习稳定情绪,不过度敏感,就不会受到日常琐事影响,让自己活得更开朗一些。
资料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 心动想买《风采》吗?我们在Shopee上架了 shopee.com.my/nanyangpressholdingsberhad
-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https://goo.gl/forms/aJJnCpWGRo06WGgY2
- 订阅《风采》纸本杂志:https://forms.gle/JCeTBtKNCvYfFLV86
- Whatsapp:将 0376638168 加入通讯簿,随即发送“我要订阅风采WhatsApp”即可快捷接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