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专家建议|审视‘应该’背后的真相

专家建议|审视‘应该’背后的真相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经常会使用‘应该’这个词,或许是对别人说:你应该这样;但大部份时候,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我应该这样。

‘我应该’和‘我想要’是不一样的,前者带有一种‘光环’,后者才是心中真正的想法。

每当你对自己说:我应该_________,要注意那个想法并感到好奇。也许你应该,也许你真的不应该。问自己:为什么我应该/做/感觉_________?听听内心的你如何回答。评估这个想法对你有益还是有害,你会发现羞愧和内疚往往在这些念头之下。

以下是一些例子。

我应该更强硬。

底下的情绪:因为你觉得自己很软弱而感到羞愧。

我应该不要那么敏感。

底下的情绪:因为拥有各种感受而感到羞愧。

我应该更加宽容。

底下的情绪:因为自己有需求而感到羞愧。因为没有替别人做更多而内疚。

我应该能够或应该想要更喜欢社交。

底下的情绪:因为没有更交游广阔而内疚和羞愧。

我应该瘦一点。

底下的情绪:因为没有瘦一点而羞愧。

我应该多说些话。

底下的情绪:因为没有更健谈而内疚和羞愧。

我应该有一个更漂亮的女友。

底下的情绪:因为不足够而羞愧。

我应该更努力工作。

底下的情绪:因为不够努力而内疚。因为懒惰而羞愧。

我应该有更多朋友。

底下的情绪:因为不够而羞愧。渴望有更多朋友。

‘应该’的想法并非根植于事实,而是学习得来。有时这样的想法对我们有利,有时则不然。

并非所有的‘应该’都是坏的,例如,有时‘应该’会告诉我们要照顾自己(我‘应该’去看医生)和做个好人(我不‘应该’心地不好)。

然而,许多‘应该’是关于满足家人、同侪、宗教或文化的武断标准,那些信念可能不会对你有利。

你能写下你跟自己说的三个‘应该’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发现无益的羞愧时,带着好奇但不带批判与它谈谈,会有帮助。以下是一个有忧郁情绪的例子。

羞愧:我应该做个更好的朋友。

开放的自我:真的吗?为什么你应该这样?

羞愧:因为这样一来,我的朋友会更喜欢我。

推荐

开放的自我: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得你的朋友不喜欢你?

羞愧(现在正绞尽脑汁想出例子):有一段时间没有人请我帮忙做什么。

开放的自我:如果把羞愧放到一边,没有被人叫去做事会造成哪些核心情绪出现?

也许你需要主动联络,而不是等待。

羞愧:我怕别人太忙了。

开放的自我:我听说你害怕。这么做很难。但这与你是何许人无关,为了没有人请你帮忙做事而感到伤心和愤怒,是可以的。如果你想要人陪伴,可以考虑打电话找朋友聚聚。如果她太忙,她会告诉你。

贝琪觉得孤独,而且被朋友忽视。在与专家共同努力下,他们识别了某些抑制情绪,这些情绪是使她无法与人连结的根源。在处理核心情绪的同时,专家鼓励她与自己进行类似上述情况的对话。这项谈话帮助贝琪减少羞愧。她得知:

1.她有一个羞愧部分,这个羞愧部分担心朋友不喜欢她。

2.她担心别人太忙,没空理她。

3.她对于朋友不打电话给她,存有一些情绪:主要是悲伤和愤怒。

4.她被动地等待,假设各种情况,然而积极主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她必须鼓起勇气主动联络。

所以不要纠结在‘应该’的情绪里,正视‘应该’底下伴随的羞愧与内疚,找出情绪的根源,再来审视它对自己是不是有利。

资料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