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封面人物】吴柳莹 破茧成蝶

【封面人物】吴柳莹 破茧成蝶

三月份是让人主动提及‘女性’的一个月份,主要是国际妇女节就落在每年的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发起是为了纪念妇女权利的运动,以便能藉此提醒大家维护女性的成就,更多地关注女性权利,并动员所有人为性别平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女权运动发展至今已逾200年,女性开始在不同的领域中得到应有的社会权利和地位。而在‘运动’的世界中,权利曾长久地独属于男性,奥运会曾想当然地拒绝女性参与,所以‘女运动员’一词出现至今,其实并不足200年。

这主要的原因除了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运动’属于‘力量’的体现,女性则是温柔的代表,与运动根本就格格不入。但是后来女运动员慢慢地崛起,成绩更直逼男性的世界纪录后,大家终于把女运动员纳入了各种比赛当中。其实,女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往往都会被拿来与男运动员做比较,特别是在混合赛上,人们往往会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在女运动员身上,但是你又是否了解女运动员在赛场上,除了得面对比赛的心理压力外,她们更得承受许多男性所无法理解的身理压力。

大马首位获得奥运羽球项目奖牌的女球员吴柳莹,过去追求羽球事业的30年,正好让我们更了解有关女运动员在赛场上面对的压力和挫折外,又是如何把这些挫折内化为破茧成蝶的养份。

千鸟格纹连帽夹克、蓝色宽管裤 by Coach

【豆蔻年华】因为父亲 才选择走上这条路

来自马六甲的吴柳莹,有一位非常喜欢羽球运动的父亲,所以3、4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在羽球场边玩球拍。年纪渐大,父亲就开始教她一些技巧,甚至慢慢地把自己的梦想倾注在女儿身上。

“小时候的志愿卡填的都是羽球国手。”吴柳莹笑称自己早已经被父亲洗脑,只知道自己必须完成父亲的梦想,未来要当上一名羽球国手。

“当时的自己对于未来志愿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在念书和打羽球之间,我较喜欢打羽球而已。”她表示,当时的自己每周都会有3、4天是在羽球场上度过,与父亲学习打羽球的技巧。直到9岁时,自己甚至在球场上打赢了父亲。

这项成绩让父亲感到高兴,因为证明了女儿在羽球运动上的能力。他除了让女儿参加比赛外,更替她找了专业的羽球教练。吴柳莹的成绩突飞猛进,11岁加入了马六甲羽球队,13岁进入了国家青年队接受训练。

训练生涯犹如坐牢

忆起这段童年往事,吴柳莹犹历历在目。当时的她被当成女单选手来进行培训,看着同龄选手的成绩,令她顿感挫折。“我不是技术型和战术型的选手,所以在打女单时成绩并没有同龄人好。”

因为训练成绩并不如意,让她更没有办法真正爱上羽球,而一直支持着她走下去的就只有父亲的梦想。她对于那段训练的日子充满了不满及委屈,这不仅仅是成绩不好而已,更大部分是因为小小年纪就离乡背景。

那时的吴柳莹从马六甲独自来到吉隆坡的运动学校上课,每个周一至五早上6时30分就得起身训练至8时30分,回去洗个澡用了早餐,9时30分又开始训练到下午2时30分。然后坐上2时45分的巴士去球馆,又开始训练到傍晚6时30分。回家洗了澡吃个晚餐,晚上8时30分又要去补习到10点,而周六日又训练的时间,每两周只有一次休息天。

“我们不被允许出夜街,傍晚6时30分一定得回到宿舍,所以当我回到家乡时,最想做的事就是去逛夜市。”她称当时的培训日子犹如在‘监狱’般,再加上自己对羽球并没有太大的抱负,所以能支撑她坚持下去的,就只是父亲的期望——要她成为羽球国手。

她感恩于父亲的这份梦想和期望,才能成就如今的吴柳莹。

印花长袖外套、蓝色连帽卫衣 by Coach

惊觉没有运动员体质

直到16岁那年,教练建议她转攻双打。随着成绩越来越好,她才正式爱上了羽球,不再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梦想,而是真正的为自己踏上羽球场。她坚称自己是属于后天努力型的运动员,若没有坚持和倔强,自己不可能会有如今的成就。

18岁那年,她与搭档赢得大马国际挑战赛女双亚军,让她有更多机会参赛,也让她成为了青年队中成绩排在前面的女运动员。

在这豆蔻年华中,她经历的人生最大转变就是爱上羽球;而另一个命运的安排就是遇上了来自印尼的奥运冠军教练烈西。烈西不但开始了马来西亚的混双项目,更让吴柳莹兼项打混双。

“那时的我只有19岁,可能是因为我有双打的经验,加上我们当时的双打有三个人轮流搭配,所以空出来的那个人便可以去打混双。”

正当成绩逐渐上升之际,吴柳莹的膝盖受了伤。医生告诉她说:“你膝关节前的韧带松了。”结果,她休养了6个月才重回球场。

吴柳莹解释,自己天生体质就是难以长肌肉,因此在没有肌肉的保护之下,经过激烈运动后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受伤。“我在14、15岁时膝盖就开始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却不以为意。直到 19岁那年受伤,才明白到自己并没有运动员的体质。”

但当时的她却已经爱上羽球,对于这点伤也不会过于重视。

皮革翻领大衣、丹宁短裙 by Coach

【桃李年华】认清现实 规划运动之外的人生

2008年,烈西在多次的摸索中,开始确定了让吴柳莹与陈炳橓固定为混双搭档。两人的成绩逐渐上升,在2010年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这也是两人合作一年多以来的首个国际赛冠军。

两人的合作战绩相当稳定,更取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虽然最终宣告失利,但是两人却越战越勇,同年底连续赢得日本超级赛冠军和中国公开赛亚军,世界排名来到了第3位的生涯新高。

2014年5月,吴柳莹决定放下球拍,到德国去动手术。“动手术前,我感觉到膝盖骨开始松得很厉害,只要碰到椅子或是踏到某些东西,就可以听到膝盖骨在摇晃的声音。”

她开始专注求医,医生表示若不开刀的话,她接下来最多只能在球场上表现出70%实力。但是却有许多经过手术的运动员告诉她,运气不好的话,动了手术后就再也回不到球场上,所以都劝她忍多2年,参加了里约奥运后才退下来动手术。但是生性强硬的她,不希望自己只能以70%实力出征奥运,便决定赌一把,而且是两支脚一起动手术。

休养期间顿悟现实

手术前,医生告诉吴柳莹必须休养6个月,才可以开始做物理治疗,1年半后才能正式上场比赛。但是为了赶上2016年的里约奥运,她休养了6个月后就开始上场训练,8个月后就开始与陈炳橓下场打积分赛,以便赶上里约奥运。

“这一次的双膝手术对我之后的人生影响特别大。”吴柳莹表示,手术后她只能躺在床上,偶尔下床做物理治疗,人生就像是从零开始,开始学站、学平衡、学走路。

“那8个月我没办法上球场,就只能乖乖地做复健。看着伙伴们在球场上奔驰,我的心是累的。不仅仅是因为无法做自己喜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收入少了以往的三分之二。”

吴柳莹透露,在双膝的康复期间,父亲也因为长期累积下来的伤而动了脚部手术。万万没想到的是,手术后因为细菌感染,而来来回回动了5次手术。“当时家里顿时失去了两个主要的经济支柱,我们就只能靠着积蓄过生活。”

聊起这段往事,吴柳莹仍心有余悸。“这段经历让我看清了一个事实,如果有一天我无法打羽球了,我要去哪里寻找经济来源?”

这个念头深深地烙印在她脑海里,让她开始更懂得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何当她赢得里约奥运混双银牌,为自己人生赢得知名度后,会如此积极地把握着运动以外的所有机会。

皮革翻领大衣、丹宁短裙 by Coach

问心无愧不理恶评

“其实在赢得里约奥运会混双银牌之前,我和陈炳橓也赢过不少的国际冠军殊荣,但是却没有人认识我们。”她认清了世态的现状,明白只有现在是把握好人生的重要时刻。

里约奥运会后,她再次着重于身理上的调养,不甘于蹉跎时光的她随后出自传、拍广告、参与各种商业活动,甚至办学院、开设科技公司经营健康食品,正式踏入企业家的路。人生的经历让她深诣把握当下,让她开拓事业上的另一个高峰之际,但她与陈炳橓的成绩却没有任何起色,难免又遭到了球迷的一顿抨击。

“其实运动并没办法一直维持在最巅峰状态,所以一旦输球就会被人们批评。我曾经去在意这些评语,试着去做回应和解释,却发现无论如何人们还是会说你不够努力。”吴柳莹表示自己会试着反省是否真的不够努力。“但是我们每天都在训练,其他的工作也都只用训练以外的时间来应付,当时的我根本就是每周7日无休。”

她坦承,19岁时的自己的确会被这些负面评语影响心情,甚至会去看心理医生。虽然医生会开解,并给予各种解决的方法,但是最后仍得靠自己去面对和克服。所以年纪渐长,对于这些评语就不再如此介意,因为明白到每个人都需要找个理由来解释一件事的发生才能得到安心。

印花刺绣短袖上衣 by Salvatore Ferragamo

【三十而立】继续挑战 在球场上驰骋风云

正要迈入三十岁的吴柳莹,突然与陈炳橓向外宣布退出国家队当自由球员。

推荐

“当时的决定是因为与教练的理念不同。”她也明白当上自由球员后,生活上一定会面对更多坚辛的挑战,比如要自己找赞助商、安排所有的训练行程、比赛的住宿、交通、时间表等等,但是她却把这些挑战比喻为‘虽然辛苦,但让我们成长’。

她打趣地表示,随着自由球员的增加,自己竟然成了其他自由球员的师姐和顾问。其实有些人,要经历过时间的磨砺,才知道是否为你的贵人;也有些事是你必须跨过去,当中的领悟和体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2021年,吴柳莹和陈炳橓以自由球员的身份正式打入东京奥运会,而且更是首位连续三次挑战奥运羽球项目的女羽球员。可惜,两人的成绩并不理想,在小组赛中不敌香港、德国和中国队,提前结束了征奥之旅。

落败后,吴柳莹成了众矢之的,甚至被嘲讽发福、衣服太紧失水准……她解释:“我是刻意吃胖的。我本来就不属于肌肉型的人,而练球打球都需要很多能量,所以刻意让自己增肉来保护身体,同时加强能量。”

说完之后,她就笑了:“这些说词根本就没有办法向人们解释,就算真的解释了,他们也未必会明白和接受。”

女运动员有苦难言

其实女性运动员所要面对的心理压力和身理挑战远远比男运动员来得大,除了体力和力量不比男运动员强之外,女性运动员还得面对每个月定期来访的生理期。

“我是那种要靠吃止痛药和打针来压制经痛的人,所以最怕就是比赛时碰上这个时期。”她表示,曾经在一场比赛的初赛上碰上了经痛来袭,她唯有马上找医生打针压制,却被告知无法打针,只能吃止痛药和肌肉放松的药物来暂缓。

“我唯有忍痛上阵,因为这场球赛并不是我个人的事,不能对炳橓不公平。”她忍痛打完了这场比赛,赢了比赛后的吴柳莹已经是全身飙冷汗,双腿发软,得依靠炳橓的扶搀和提球拍包回去休息。

“那一次的比赛无法走到最后,但是我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调理好身体。”

她也直言表示,女性运动员比男性运动员来得辛苦,并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的趋势,更多的原因是女性的体质。大马羽坛的女性球员不多,除了生活苦,福利也不是特别丰厚,所以是阻碍女性加入羽坛行列的主因。

“其实近年来这样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善,因为可以看到羽球运动不再只是由男选手主导,女球员也一样可以,因为她们已变得越来越优秀。我希望更多年轻女运动员能获得动力,不仅在羽球方面有突出表现,而是在她们从事的任何体育项目上都能让人刮目相看。”

紫色皮革镶边连帽夹克 by Coach

热切期盼爱情到来

年初,在大家都以为吴柳莹会正式退出羽坛时,她宣布了会与王耀新组成新搭档。“主要是舍不得,放不下。我即然有能力拿起国家的旗帜,就希望能在我仍有能力的时候去挑战自己。”

她透露两人将在三月份迎来第一场比赛。“这只是两人的磨合期,所以我并没有定下什么目标,因为不希望给他太大的压力。”
针对感情生活,她也大方谈及之前的感情纠纷,“那只是一场误会,当事人已经做出了解释。以后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我也会更加小心,避免再有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她明言,这些小误会并不会影响她对感情上的看法,对感情仍然充满了憧憬。“我和其他女生一样,希望将来有个伴,但是如今的生活都围绕在羽球上,根本就没有机会认识羽球以外的男生。”她更直言希望能找个圈外人。

人生走来不过三十多年,吴柳莹却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了不同的挑战。她表示自己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当上羽球国手,至少已经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她明白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打击,都是一次成熟;每一次伤痛,都是一次蜕变。如今的她早已懂得把挫折和失败内化成养份,成长为一名更耀眼、闪亮、坚强的女性。

Project by

  • Text/仪倩
  • Photographer/Eric Chow @ Blink Studio
  • Styling/Shahira Baharin @ ByColin
  • Outfit/Coach、Salvatore Ferragamo
  • Hairdo/Lenneth Lim @ Hair Project
  • Makeup/Shannon @ ESL Beauty

■刊登于:第725期《风采》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2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1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