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先生’女儿传承父亲精神 走遍世界救野生动物

回想22岁那年,我们的日常喜好与经常做的事是什么?是结交一群知心好友、把自己打扮得好看、还是努力地念书呢?如果你总觉得大家的成长轨迹都千篇一律,以下这位来自澳洲的22岁年轻女孩,她的兴趣和平时所付出的努力,说出来绝对会让你相当感动。

澳洲女孩宾蒂·厄文(Bindi Irwin)今年正值22岁花样年华,但她与其他女孩非常不同,她平时的休闲嗜好不是走访各大网美景点、或追寻美妆时事,而是和许多野生动物如鳄鱼、大蟒蛇、犀牛等相处,成长至今的大多时间也都和这些生物们来往交流。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为什么她会和野生动物如此亲密呢?可能就要从宾蒂的爸爸说起了!她是澳洲著名的已故‘鳄鱼先生’史帝夫厄文(Steve Irwin)的女儿,因为父亲是野生动物保护者、动物纪录片主持人的关系,耳濡目染下,她从小的生长环境就与动物们有很多相处的机会。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当宾蒂还是小女孩时,曾被爸爸带上参与宣传保育的节目录制,当时的她无论外表还是谈吐都相当可爱,更有观众在看完后直接称呼她为‘丛林女孩(The Jungle Girl)’。


然而宾蒂与爸爸虽然感情融洽、一家人也为了野生动物保护这件事付出地不遗余力,但父亲史帝夫却在一次拍摄水底纪录片期间不幸离开,自此留下她与妈妈和弟弟三人。在经历了亲人的离开后,宾蒂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野生动物的热情,反而对自己许下延续父亲勇士精神的愿望,并继续用一生守护父亲的环保理念。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宾蒂开始继承父亲的事业,除了与家人一起打理过去爸爸所创立的家族动物园外,更时常在个人IG上分享许多保育地球、以及爱护动物的观念,从22岁的她身上不会看到华丽的服饰、时尚的妆容,取而代之的是朴素而坚强的姿态,以及想传达与地球万物和平共存的强大能量。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另外,身为爸爸是一位澳洲颇负盛名的生态保育者的女儿,她其实大可以把动物园里的事务交给员工去做,但这几年下来,她坚持亲力亲为、事事都不假他人之手,全因为“我希望爸爸为我感到自豪,我每天都努力跟随他的脚步,希望他在某个地方会对我说‘你做得很好’”。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值得一提的是,宾蒂还造访了世界各地去拯救许多野生动物,其中又包含着饥饿的北极熊、以及濒临绝种的犀牛、老虎等等,她认为现在是人类历史上最需要保护环境的时候,只有透过共同努力,才能为下一代创造更美丽的友善环境。

推荐
 
 
 
 
 
在 Instagram 查看这篇帖子
 
 
 
 
 
 
 
 
 
 
 

Bindi Irwin (@bindisueirwin) 分享的帖子

而如今的她,不只是位称职的新一代野生动物保育人士,心中充满着爱的宾蒂更在今年与同在动物园工作、交往多年的男友钱德勒步入礼堂,两人过去在园中相识相恋、至今终于修成正果,虽然在非常时期中,只能邀请几位亲属一同分享喜悦,但相信如此善良的他们未来除了能成为温暖的一家人外,也可以再继续为了环保之事努力付出。

这位年轻的女孩对于保育生态这件事,真的付出很多,在爸爸离开后也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真的超感人的!

文/图:摘自网络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3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