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另类妈妈】妈妈鼓励不登校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另类妈妈】妈妈鼓励不登校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孩子到了法定上学的年龄,去上学是不可置疑的决定, 大部份孩子都是在这样正规的教育制度下成长。

但有一小部份的孩子不一样,他们可能有个‘不让孩子上学’的妈妈。

怎样的妈妈会不让孩子上学呢?她们为什么不想孩子接受正规教育呢?

以下有3个不同国家的另类妈妈,都没有让孩子去学校,她们对教育的思维是什么呢?

01英国妈妈: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位名叫尼克·贝斯比的英国妈妈,秉持的就是‘孩子不用上学,可自己决定要做什么’的教育观。

尼克有三个孩子,最大的是8岁,最小的是6岁,他们都不需要上学,可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可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食物、什么时候睡觉等等,拥有很大的自由。

在教育过程中,她摒弃了传统的‘提要求’、‘订规则’等教育方法,而是给孩子最大的尊重与自由。在她眼中,孩子和大人都是平等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尼克觉得,孩子的学习应按照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兴趣来开展,而非呆板的课程表。

在尼克家中,常见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提问,大人来帮忙解答问题。除此之外,他们会一起听经典文学,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也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做一些实践的学习活动,或去大自然里野营,学习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呀。

 “我想让他们明白,他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每个人眼中的成功都是不同的,所以只要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成功的,我也感到高兴。”尼克说道。

02日本妈妈: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同一种教育

在日本,就有一位7个孩子的妈妈,在权衡‘孩子该不该上学’这件事上,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来自日本神奈川县的生驹知里一家,生活在一栋普通却温馨的日式民居中。

每天清晨七点半,妈妈生驹知里就会进入‘战斗状态’,开始忙碌又充实的一天。‘主战场’自然是厨房,只见生驹知里一边背着小儿子,一边在灶台前准备早餐。

厨房虽然不大,但收拾得非常整洁,锅碗瓢盆收纳得十分合理,肉眼所及之处都透露出四个字——井井有条。

而除了需要准备早餐,生驹知里还需要催促孩子们起床吃早餐。9岁的大女儿小福,往往都是最早起来、最懂事的那一个。她会来到厨房裡帮妈妈打下手,盛汤、摆盘,都不在话下。

伺候完7个孩子吃完早餐后,生驹知里匆忙收拾好厨馀垃圾后,便立刻换好衣服,准备出门,送孩子们‘上学’。

只不过,这个‘上学’却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因为生驹知里的孩子,也不去学校裡念书。

她的长子和次子留在家中自学功课,长女和三儿子则是送到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所,一个名叫‘梦之园’的地方,度过一天。

这个‘梦之园’,是一处专门为那些‘不登校少年’提供的场所。在这里,孩子不会被强制上课,他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音乐、电动、学习或者其他别的活动,都可以自由进行。

而所谓的‘不登校少年’,是日本的一个独特概念。根据日本文科省的定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年缺勤达30天,就被记为‘不登校’。

不同于家庭贫困或伤病等被动缺席,‘不登校’是学生主动地长期翘课。近20年来,日本中小学‘不登校’情况以每年近1万人的增速连年恶化,其中以小学生最为严重,数量超过国中生一倍。

儿子想成为不登校少年

生驹知里家中的4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不登校少年’。

其实生驹知裡并不是‘强势又主观’的让孩子成为一名不登校少年。相反,她一开始很被动。

与所有日本妈妈一样,生驹知里在印象中就一直认为,孩子需要去学校按部就班的接受教学,从幼稚园到小初高,都必须有系统、专业的教育轨迹。

但她发现,大儿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每次回到家都非常痛苦。起初她没有过多在意,认为只是孩子突然被放到一个大环境里,还不适应。

所以每次大儿子问她“妈妈我能不去上学吗”,她都是温柔鼓励,心里却一直没当回事儿。

但某天放学,大儿子突然面色凝重的通知生驹知里:“我要停止上学。”她才意识到儿子并没有在开玩笑,此时再询问缘由,也只得到了一句: “在学校我没办法学到我想学的东西,我也不想被强迫学我不喜欢的。”

这让生驹知里瞬间哑口无言,她无力反驳儿子,却又不希望他成为不登校少年。并且加上丈夫也十分反对不登校的行为,这件事又一次不了了之。

直到有一天,大儿子突然拿着一把刀,对生驹知里说:“刺我一刀。”

这让她感到毛骨悚然,夫妻俩不敢再继续逼孩子上学了。于是她赶忙联系了一家学前儿童保育机构,暂时把大儿子送去那照顾。

但让生驹知里意外的是,不登校的大儿子反而变得越来越活泼、机灵,似乎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探知欲望非常浓烈。并且动手能力也很强,制作世界地图、DIY钱包……大儿子带给生驹知里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与感动。

不登校儿童支援专案

但即便如此,那时的生驹知里也一直忧心忡忡。她担心孩子不去学校读书,将来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长久被这种忧愁折磨,生驹知里每日以泪洗面,深陷抑郁。

有一天,她听到不上学的4个小孩在隔壁玩耍时发生的悦耳笑声,她突然释怀了: “我需要做的只是让孩子能像现在这样笑,就足够了。”于是,生驹知里索性让孩子们都停止上学。

鼓励他们把时间花费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上,想看书就看书,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去户口运动就去户外运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足够自由的活动范围,并且全程陪伴。

但这种‘既当妈,又当老师’的教育方式,生驹知里深知不是长久之计。加之,社会上有许多这样‘不登校少年’的存在,生驹知里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来改变这个问题。

于是,她发起了名为‘不登校儿童支援’的公益专案。在日本创办了400多家可供不登校少年学习、成长的场所,其中包含有农场、甜品店、咖啡馆、寺庙、儿童乐园等。

在农场里,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务农耕田、种植树木、採摘果实,亲密接触大自然,切身体会万物生长的规律

在各种工作室,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与时装设计师学习创造,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自身的想像力,完成一件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在这个项目中,所有不登校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对待,学习技能与释放天性完全不会冲突,让小朋友的身心始终健康成长。

03台湾妈妈:不想孩子的创意被扼杀

推荐

40岁的韩小艳 ,事业有成,是一家纸扎公司的总监,而她家的纸扎,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韩小艳性格强势,在工作与家庭关系上都采用高压制。

20多岁时,她与前夫生下大儿子后失婚,之后又与相恋12年的男友生下了二儿子和小女儿。

在这期间,孩子一直都是由她单独抚养,既当爹又当妈,还是老师和校长—— 因为她不让孩子们去学校上学。

大儿子阿宝,今年17岁,从来没上过学,梦想当一名Youtuber。

作为一家的长子,阿宝非常独立、有主见,言谈之中你看不出他是一个没受过学校教育的孩子,他自信又健谈,非常大方。

二儿子阿宏,14岁,只有打电动的时候最有活力,但现实生活中非常腼腆、内敛,甚至有一些古怪、自闭。

对于妈妈不让自己上学这件事,阿宏表示无所谓, 因为这个年纪再去学校,什么都跟不上同龄人,会被嘲笑,所以没必要。

小女儿小咪,9岁的她如今一个字都不认识,很多问题只能呼叫siri来帮她解答。但她非常具有创造力,小小年纪时,就会自己设计衣服,给娃娃做模型。

而说到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学校念书,其实并非韩小艳一个人的主意。

在一开始,大儿子阿宝会去学校,课外的兴趣辅导班也没落下。但一家人发现,阿宝去了学校之后,原本画画非常好的他,一下就变得非常‘制式」’,少了很多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与想像,多了几分‘标准化’在其中。

而除了考虑到不希望孩子的创意被扼杀,韩小艳也担心校园安全问题。因为她在读中学的时候遭遇过霸凌,所以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迟读书,而格格不入,受到排挤。

就连二儿子阿宏自己都会有这样的担心,他认为大家会不喜欢过于内敛的自己。

但不送孩子去上学,不代表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韩小艳每天的行程表里,会留出一大部分时间给孩子们,她会身体力行地去教育、示范,不管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都不落下。

以上3位妈妈,基于不同理由,没让孩子上学,当然这些只是少数个案,并不适合所有成长中的孩子。

但从这些自由灵活的教育方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学习的新思路,生驹知裡说过一句话:“育儿不该总是寻求周围人的认可,由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而应该在自己的轴线上,让这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都用同一种方式培养成才。”

你同意吗?

资料整理:美贞

■详尽内容:第727期《风采》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