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黄鹏健:我是马来西亚小提琴制弓师!

黄鹏健:我是马来西亚小提琴制弓师!

因为热爱小提琴,黄鹏健老师从学习小提琴演变成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制弓大师。每每在国外参加比赛,都会大声说出:“我的弓是马来西亚制造!”这份自豪感,正是热爱马来西亚,最强大、有力的诠释。将自身成就视为国家荣耀,鹏健老师会持续用自己的方式,引领本地制弓技巧迈向国际。

小提琴、大提琴,都是西洋乐器。说实在的,弹奏可以借着练习,提高技艺,可是要制作完美工具、把玩其中奥妙,造诣更高一筹。

成就能够扬名海外,那是国家最大的荣耀!黄鹏健老师因热爱音乐与小提琴为伍,随着年龄渐长,从教琴、加入交响乐团,乃至修理小提琴,到后来–自己制作小提琴弓。

他的琴艺,或许与自己的小提琴弓,演绎了所谓的悦耳‘Perfect’,后来更是获得了意大利国家提琴制作艺术协会(ANLAI)的肯定,为马来西亚小提琴领域带来另一高峰。能够在小提琴领域中给更多人认识处在南洋的马来西亚也能驾驭西洋乐器的才能,鹏健老师认为,这也正恰恰凸显了马来西亚独有的“独立精神”!

黄鹏健老师因热爱音乐与小提琴为伍,随着年龄渐长,从教琴、加入交响乐团,乃至修理小提琴,到自制小提琴弓,后来更是获得了意大利国家提琴制作艺术协会(ANLAI)的肯定。

制弓  让我充满成就感

“仿佛到了一个新阶段,就希望能够有所突破,这就是我一直在小提琴领域前进的原因。”

刚开始接触小提琴,鹏健老师并未想过自己会制琴,更多时候是因为一个契机,促使他有了新的开始。因为热爱小提琴,对小提琴周遭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因而展开了他的制弓生涯。

“我想,我应该是马来西亚第一位在国外得奖的制弓师,这是令我感到自豪的。此外,小提琴弓与小提琴的关系密不可分,犹如重要的伙伴,是小提琴重要的配件,当我能亲自完成它,令我充满成就感!”

不同的弓有不同的用处,而鹏健老师所制造的高端弓,格外在意细节与材质,希望能给演奏者在表演时带来不同的效果,随时随地能拉奏出美妙的音乐。“要制作一把称心的弓并不容易,尤其还要到国外比赛,更是非常艰难。我想,只要你愿意付出99%的努力,剩下的1%运气总能被伯乐看见。幸运的是,在意大利比赛时评审们欣赏我的作品,让我有机会获得奖项的肯定。”鹏健老师认为,尽管再幸运,都该在自己的领域上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问及马来西亚交响乐的发展概况,鹏健老师欣慰地表示已在发展的轨道上,可说是前景一片大好。“在欧洲,小提琴拥有几百年的历史,随后渐渐传入亚洲及马来西亚,引起大众对交响乐的兴趣。尽管是小众文化,但亦有不少受众追随,包括小提琴收藏家、演奏家,大家都会来找我来做客制化的小提琴弓。”

“制弓虽然是我的主业,但接获大量订单并不是我的目的。唯有在不同的地方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制弓技巧和学识,为有需要的演奏者提供度身定做的琴弓,追求最完美的演奏,那就是我的目标。因此我会继续参加比赛,希望给自己一个不断提升的机会,以便维持在高端的制弓水平上。”鹏健老师有着伟大的远见,更是为马来西亚制弓技术推向国际。

“我享受制弓时所面对的挑战,虽然过程艰辛,但从未想过放弃。“

毅力与坚持  突破自己的匠人

因为不服输的个性,让鹏健老师在制弓时不断突破自己。即便自己生长在马来西亚,但在学习制弓上却不遗余力,希望尽自己所能让世界看见马来西亚有着高水准的职工技术。

“我享受制弓时所面对的挑战,虽然过程艰辛,但从未想过放弃。当然,缓慢的停顿倒是有的,即便在欧洲,制弓师面对忙碌的生活,难免会有所停顿。可惜的是,目前并未有完善且系统化的制弓学校,几乎都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来传授制弓技巧,而我一年得要往欧洲跑几趟才能完成部分的制弓技术,实在不容易。”

大部分制弓学习过程,鹏健老师都靠自己摸索,然而由于无法确保自己的技术是否正确,因此得靠指导老师给予指教。“指导老师功不可没!即便是给予极少的指点,都足以让我分辨出正确的方向。我在意细节,制弓过程较慢,因此产量较少,每年大约只有4至6支弓,我会停下来思考每支弓所面对的瓶颈。幸运的是,如今网络发达,更容易找得到指导老师替我解决眼前的困难。但要是无法透过电话沟通,我会选择将这瓶颈放在一旁,先去完成其他事情,等待下一趟欧洲之旅再向老师请教。”

另外,最令鹏健老师头疼的,或许就是材质的选择。“我所使用的是巴西伯南布故木、马尾库乌木,购买途径不容易,想买到最好的材料也很难。在材料短缺的情况下,我的制作过程也相对漫长。”想要打造绝世好剑,得要使用‘黑寒’这等上等材质;同等于小提琴弓,唯有寻求最精致的素材,才能展现演奏的光芒。这也是鹏健老师坚持使用优质材料来制弓的原因。

让世界看见马来西亚

当鹏健老师的成就扬名海外,他并不因为自己的技术备受肯定而感到兴奋,而是让世界知道马来西亚而感到骄傲。

“国外不乏高水准的制弓师,能够在他们之间获得肯定,当下确实让我觉得‘Malaysia Boleh!’我带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渐渐地让他们了解马来西亚的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更好奇我这40多岁的‘小伙子’为何执着于学制弓,获得了不少人的欣赏。这成就只会带给我更多的动力,同时亦希望有更多马来西亚人一起来参与小提琴制作,一起冲出世界。”

技艺认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然而将马来西亚匠人这个身份推向世界更是令人感到光荣。鹏健老师依旧会透过比赛,继续增进自己的制弓技术,同时告诉世界:马来西亚同样有着非同凡响的制弓师。“就目前来说,时间是我最大的挑战。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研发令人满意的上等作品。尽管小提琴源自欧洲文化,但将马来西亚文化融会贯通,这就是我的功课。”

鹏健老师提醒,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别忘了带上热忱继续前进。须知道,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要课题,只要取之平衡,自然就能找到方法,让更多人知道马来西亚的独特性。

推荐

深受中国大师李建峰的启蒙,鹏健老师后来在2018年开始跟随法国制弓师Manuel RUHLMANN学习,然后开始流浪学习,包括在法国各工作室实习与各个制弓好手交流,例如Emmanuel Carlier、Lucie Martinie、Jon Hess及Magdalena Sapeta。(图上至下)

以马来西亚为荣

每个人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身怀绝技之余还尽可能把国家最好的一面发扬光大。正如鹏健老师,带着亲自制作的小提琴弓在国际舞台上独当一面。

“每当制作一支弓,99%的配件都由我独立完成,包括尺寸、形状、设计等。这过程仿佛马来西亚争取独立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人恰到好处的搭配,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对于“独立精神”的诠释,鹏健老师别有一番见解。

建立在马来西亚‘独立精神’的基础上,鹏健老师亦不忘‘独立成长’,让自己的才华成为马来西亚独有的文化。“我在2014年时深受中国大师李建峰的启蒙,后来在2018年开始跟随法国制弓师Manuel RUHLMANN学习,然后开始流浪学习,包括在法国各工作室实习(Jon Hess、Emmanuel Carlier、Lucie Martinie )。当学习来到某个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更希望在自己作品上呈现出具有马来西亚风味的艺术品。”鹏健老师说,尽管他学着法国传统,但在作品上则希望传达更具马来西亚观感的艺术作品。始终,他终究还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

未来,鹏健老师希望马来西亚可以有更大的包容度,让各个领域都能创造更多可能性。“艺术往往从生活而来,创作就是应该将不同的文化融会贯通,那就是属于马来西亚独有的艺术文化。我以马来西亚为荣!”这就是鹏健老师想送给马来西亚的话。

TEXT 大铭

照片 · 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