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守成 企二代继承学
郭朝河|专栏
很多人以为,‘企二代’意味着‘富二代’,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只要学校毕业,不仅无需担心失业外,还可轻鬆摇脚就有钱花。
实则有差。
富二代只管花钱泡妞开名车,别的事一概不管;企二代则反倒将这些选项放在后头,祖辈事业大于一切。搞好这些,才谈玩乐。
不过,根据2018年度中总的一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大马家族企业中传到第二代共有65%,第三代有13%,传到第四代仅剩下2%。从这份数据来看,就可知道‘传家又传业’实际上很难维持。
原因很多,最大的肯定来自理念沟通问题。
第一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虽然建立了事业规模,但不代表就能持续顺应时代守业。而他们的下一代,一般在家庭优渥下会受到西方知名大学的良好教育训练,学习高端管理哲学,而这往往却与父辈经历的传统经营观念有冲突。
如何在创新与守成之间磨合,延续父辈的核心经营理念,又能发展出自己在管理上的独有风格,常常是‘继承学’的引爆点。
另外,除了能力外,意愿也是企二代常面对的人生抉择重点。不少企业小开出生著名世家,从小不必担心经济能力,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往往比其他凡人拥有更多机会开发兴趣。
若在西方,企业大多是禅让制度,即只要能为品牌注入新价值的人,就算是毫无血缘之辈都可接手;但在东方,创办人往往希望生意永远是家族事业,他们相信‘肥水不落外人田’,无论如何都要逼迫自己的儿女来接手企业。
到头来,被迫接手的企二代变得只有空壳。他们彷彿是父辈执行的工具,压抑内心原有的欲望,只为了一圆家族企业的梦想,长久积累下来,这种没有灵魂的管理方式自然也不会壮大企业。
另外,若家族人数涉及庞大,也导致许多企二代面临管理上的窘迫。当原先的家人,在职场上转换成另一种冲突的身份出现,如何公私分明对待,也是考智慧的问题。同时,面对时代进步,公司要如何顺应网络科技转型,从线下拓展至线上,或纵横併购其他类型产业等,都可能会造成两代之间的观念分歧。
企二代看似比一般人赢在起跑线,实际上却也必须多一份沟通能耐,才能摆脱许多期望束缚,实践自己的事业梦想。
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功课,所以,打工仔也有打工仔的福气,这年代谁也不必羡慕谁。
图片截自网络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 订阅《风采》电子杂志: https://goo.gl/forms/aJJnCpWGRo06WGgY2
- 订阅《风采》纸本杂志: https://forms.gle/JCeTBtKNCvYfFLV86
What's Your Reaction?
- 2025-01-17
- 2025-01-17
- 2025-01-17
- 2025-01-17
- 2025-01-17
- 2025-01-17
- 2025-01-15
-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