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鲜背后藏辛酸 啦啦队导师:完美演出是最大满足
“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运动细胞,我自小就热爱运动,从小学参加田径赛、芭蕾再到韵律操等等。”今年27岁的杨乐目前是武吉加里尔(Bukit Jalil)黎明华小啦啦队的总教练,同时也在马来西亚啦啦队协会(CHARM)担任副财政一职。“我第一次接触啦啦队是在13岁那年,那年我刚升中学。”真正接触啦啦队是在初中一,但她说,此前曾追过一部名为《Bring it on魅力四射》的美剧。这部电影堪称史上最经典的啦啦队电影,也是最专注且完整地呈现校际啦啦队竞技的好莱坞片,女主克丝汀邓斯特如同片名般献上最青春美丽、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活样貌,不仅成功捉住杨乐眼球,更奠定了她走向‘啦啦队’生涯之路。
活跃于各式运动的她形容,啦啦队是一个综合舞蹈、体操的运动,同时还结合了翻腾、技巧、口号、表演性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运动。而且相比起舞蹈或体操,她更倾向于享受啦啦队带来的满足。“无论是舞蹈或体操都可以单人的形式完成,但啦啦队讲求的是团队精神,也就是说,只要团队里有任何一个人状态不佳,便会影响整队的表现。”
啦啦队队员人数一般介于16至24个,每一组将最多拥有2分钟15秒的时间完成整组表演。正如杨乐所说,啦啦队是一个团队活动,所以对她而言,最大挑战并非是体能上的顾虑,也不是担心跌倒,而是担心自己或团队在临近表演或出赛时发生意外或受伤。“如果团队里有任何一个成员突然受伤,整体的表演形式就必须做出调整。”倘若最后还能以完美全上完成表演,那会是极大的满足感。
以身作则参赛增强实力
从13岁开始参与啦啦队活动,至今超过15年,杨乐更在去年正式转为全职教练。“我之前是一名物理治疗师,后来觉得其工作性质有点单调、枯燥,便决定往啦啦队事业发展。”她说,从啦啦队表演者到晋升为教练,心态上最大改变是,作为教练,不再只是追求个人荣誉,而是注重学生们的成效。“我目前学生年龄主要是介于7至12岁,眼见这些小瓜从一开始对啦啦队一窍不通,到最后可以完成一场出色的表演,是多大的满足啊!”杨乐续说,自己目前参加比赛的原因也是希望可以作为学生们的目标,或是成为学生们引以为傲的教练。“每次我比赛的时候,我的学生都会留下来或来观赛,然后炫耀说道:‘那是(指向她)我的教练!’”
意外受伤用2年治愈
杨乐分享,啦啦队基本上有分为两个种类,包括竞技啦啦队和舞蹈啦啦队;前者就是我们常见以技巧为重,舞蹈为辅的表演,比赛中可以看到高难度的翻腾以及金字塔的技巧;后者则是以舞蹈的呈现为重,比赛中可以看到各种‘软骨’,在舞蹈安排上也添加许多翻腾跳耀的动作。“我们目前是以竞技为主。”在竞技啦啦队里,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抛掷、立肩动作,危险性也跟着增高。针对这点,杨乐笑说:“每项运动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她其中一次受伤最严重的是肩膀脱臼,花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做物理治疗才慢慢痊愈。“我的情况已经算是‘小事’,曾经有队友是跌断手、脚,需要打石膏一段很长的时间。”
竞技啦啦队的表演基本上分为三大角色;其中包括:上层(Flyer/Top person),指的就是我们常见站在上面的队员;底层(Base)指的是负责支撑以及做技巧的人;后保(Backspots)则是站在底层和上层后方的队员,主要负责确保技巧顺利进行,万一上层掉下来也可以帮忙接住,保护上层的队员。同时也让整个小组在表演技巧时更加稳固;最后还有前保(Frontspots),这个的角色和后保类似,若是对技巧不熟悉的小组就会需要他。
【啦啦队的由来】
第一支啦啦队由男同学组成
说到啦啦队,相信有许多人闪过的画面约莫是一群热力四射、精神饱满的动感女孩们,在所谓的阳光男孩的支撑与抛接中展现各种体操炫技,这使人有种感觉,啦啦队几乎是女性为主,但杨乐分享说道:“世界上第一支啦啦队是由四位男同学组成的,然后再慢慢演变成男女组合,再到全女班。”她续说,目前在本地主要是以男女混合和全女班为主。根据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啦啦队最早出现于18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当时学生们为之疯狂的美式足球赛正是啦啦队开始出现活动的场合。啦啦队英文 cheerleading squad,又为何被译为‘啦啦队’呢?
或许可以回溯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来看──由于当时的美式足球赛过程中,热血加油的学生们不断在场边卖力大喊着:Hurrah! Hurrah! Hurrah! Tiger! S-s-s-t! Boom! A-h-h-h!。这样的加油口号,逐渐由普林斯顿大学扩散到了美国其他大学校园中的美式足球赛事,例如 1898 年的明尼苏达大学,也有了自己的加油口号 “Rah, Rah, Rah! Ski-u-mah, Hoo-Rah! Hoo-Rah! Varsity! Varsity! Varsity, Minn-e-So-Tah!” 无论是普林斯顿或明尼苏达,加油口号喊出来听在中文人士耳中,很有“啦!啦!啦!”的味道,由此推测可能便是啦啦队的中译由来。
大马啦啦队日益受欢迎
相比起羽毛球、乒乓普及率较高的运动项目,啦啦队在本地算是较为冷门,甚至有人会认为,啦啦队服装过于性感,给人一种卖弄性感的感觉。“我不排除确实有人对啦啦队有偏见,但近年来已经开始慢慢消除。”她同时强调,马来西亚啦啦队协会(CHARM)对本地啦啦队的服装其实有一定的限制,不能过于性感。“然而,服装对啦啦队而言,其实也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她分享,服装必须具备能够代表团组的元素,包括颜色或图案等等。
至于国人对啦啦队的接受度和普及率,杨乐则说道,相比起自己15年前,目前情况是越来越好。她透露,目前自己在黎明华小拥有将近100名学生,5组啦啦队团队。她更透露,接下来会积极于带着本地啦啦队团队到国外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累积经验的同时,也能让国外看见我国的啦啦队。“在疫情之前,我们其实有机会到美国出赛,可惜的是,偏偏碰上疫情来袭,无法成行。”
访问结束前,问她,我国啦啦队最大优点,她想了一下便说,竞技啦啦队的形式大致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为了突出‘马来西亚’元素,他们会在口号上、选歌上花些小心思,包括加入马来文字眼和歌曲等等。
今年27岁的杨乐目前是武吉加里尔(Bukit Jalil)黎明华小啦啦队的总教练,同时也在马来西亚啦啦队协会(CHARM)担任副财政一职。她说,竞技啦啦队应该是少数没有年龄限制的运动项目,因为在大部分比赛制度上,只规定18岁以上,却没有年限。
============================
报导:裴宣
图片:受访者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