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清明节:适时让孩子认识‘死亡’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节日,是一个纪念先人的日子,所以也是一个与孩子说一说‘死亡’课题的最佳日子。
有一名博主开了一道问题:清明时节除了要跟孩子讲讲清明的传统,是否也能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呢?
他也针对这道问题,问了一下他的父亲。他父亲是这么说的:
“咱们家的墓园就在老家那个小山坡上,人多、地方小,怕不安全,所以你小的时候都没带你去;后来你长大了,工作总是很忙,也就没想着带你去。现在想想,其实应该去的,每次站在那里,爸爸就会觉得,那里是最靠近我爷爷、我太爷爷的地方,虽然你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
而外国虽然没有清明节,但是也有人会问:“可以带小孩去参加葬礼吗?”在这个问题下面,有位答主讲了这样的故事:
“在我丈夫还不到六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因为太小,他没有被带去参加葬礼,甚至没有被告知父亲去世的消息。直到两个星期后,他问母亲:爸爸死了,是吗?他没有机会跟父亲道别,也没有机会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将会发生什么。在这件事上,他永远原谅不了母亲。”
其实允许孩子参与葬礼是很重要的,‘死亡’这样的‘生命仪式’就更重要。在案几上摆一张逝去亲人的照片,或是在墓前放一枝花,让孩子来做这些小小的仪式,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当下的场景和情绪是自己可控的。
尤其是中学的孩子,研究指出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常思考家庭传承、人生意义的问题。在完成这些仪式的时候,也正是跟孩子解释、讨论的好时机。
当然,以上仅考虑了仪式的作用,如果墓园在偏远的山区,有太多对年龄太小的孩子来说的不安全因素时,这样的现场教育可以等孩子长大一些时再进行。
除了参与仪式,大人也可以创造跟孩子讨论‘死亡’的时机,比如跟孩子一起看《寻梦环游记》。
此外,在教孩子面对‘死亡’上,大人们还需注意三点:
1.坦诚相对,并直接使用「死亡」这个词。
大家都了解许多人会觉得用「死亡」或「去世」这个字眼不舒服,所以会用「睡著了」、「去了很远的地方」等代替,但研究表明:当涉及到解释时,用更加现实化的词来描述死亡,对整个哀伤的过程都是更有利的。
2.适量分享关于故人去世的信息。
对于孩发问的问题,应该适量的给予答案,比如他们可能会问:“爷爷来墓地这个新家之前,是怎么想的?”比起支吾瞎编,坦然表达‘不知道’ 就好了。
3.分享回忆和情感,并接纳可能带来的伤痛。
研究表明分享逝去亲人的故事和记忆,其实在整体上有助于治愈哀伤。所以在分享后要准备好面对各种情绪反应:有的孩子可能会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沉默不语,但没必要强迫自己或孩子在短期内振作起来 —— 难过的情绪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在谈论之后,孩子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行为,如尿床、恶梦惊醒等严重反应,并长时间持续这样的反应六个月或以上,家长就应该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帮助。
其实在照顾好孩子面对‘死亡’这个课题上,你也应该好好地面对自己对‘死亡’的认知。如果真的心里难以排遣悲伤,记得及时寻求家人、朋友、咨询师等社会支持。
别忘了,能照顾好自己的人才更有能力照顾好身边的人。
【免责声明】
《风采》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What's Your Reaction?
- 2024-12-12
- 2024-12-11
- 2024-12-11
- 2024-12-11
- 2024-12-11
- 2024-12-05
-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