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国际]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违反伦理遭科学界质疑

[国际]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违反伦理遭科学界质疑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26日报导,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双胞胎于11日诞生于中国深圳,他们的基因经过修改,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毒的感染,是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的科学家贺建奎,也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他于第2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夕,作出上述宣佈。报导称,随着这对基因改造的双胞胎成功健康诞生,意味著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於疾病预防领域取得歷史性突破。

此前资料显示,有约10%的北欧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而艾滋病毒无法侵入拥有这类突变之人的人体细胞,进而达到免疫效果。而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就是CCR5基因。

贺建奎表示,基因编辑手术较常规试管婴儿多了一个步骤,即是在受精卵时期,将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利用约头发20分之1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其团队采用「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亦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贺建奎未出席27日举办的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

基因编辑本就与伦理价值相违背,贺建奎的宣布立即引来各界抨击,认为根本就是「人体实验」,可能会对后代的基因变化有严重冲击。另外,据《美联社》报导,由于DNA变化会遗传给下一代,同时可能伤害其他基因,因此美国禁止基因编辑,多数科学家亦认为基因编辑太冒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凯伦(Kiran Musunuru)批评,“这是一项不合理的实验,在道德上完全无法认可”。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负责人托波尔博士(Eric Topol)谴责,“这是在操作人类的发展”,将来必定会造成大问题。

不过,哈佛大学的遗传学教授丘奇(George Church)对贺建奎的作法表达赞同,认为艾滋病已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透过基因编辑的方式来获得控制是合理的。他还强调,这项计划的目的并不是试图消除艾滋病,而是测试基因编辑是否可行,尤其在还未确定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参与实验的孩子直到18岁以前都会有保险及医疗随访,以观察基因编辑小孩日后的发展状况。

基因编辑婴儿的计划公布后,除了在科学家引起抨击外,中国社会舆论也炮轰贺建奎的行为“突破的是道德底线而不是科学技术”,要求政府部门介入调查。

其后,多家与贺建奎有关联的机构迅速撇清关系: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否认有关研究在医院进行;贺建奎担任法人的瀚海基因也表示不知情;他任职的南方科技大学表示对此事不知情,将进行深入调查。另外,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肖平表示正核实相关情况。

推荐

▲中国卫生部明文禁止进行基因操作。

据悉,中国卫生部曾在2003年发表《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其中附件一中第三条第九款明确表示,“禁止以生殖为目的对人类配子、合子和胚胎进行基因操作。”

贺建奎随后透过影片回应,“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是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关于如何帮助这些家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坚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他还以全球首个试管婴儿为例,“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丝·布朗,同样的恐惧和指责将再次出现。既然,现已公认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资料、照片:综合中国媒体、pixabay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