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Reading
【亲探自杀楼】71条生命从这里消逝……

【亲探自杀楼】71条生命从这里消逝……

▲ (左)从林佳莹(小图)跳下的地点望下,高度令人生畏。
▲ (右)暗红色漆涂在围栏上,宛如鲜血,透露着不详之感,给人无比压迫感。

 

71怨魂坠下

2018年4月2日晚上8时45分,芙蓉一名就读小甘密师训学院的20岁华裔女状元林佳莹(20岁,译音),于芙蓉敦伊斯迈14楼组屋一跃而下。饱受忧郁症缠身2年之久的佳莹,美好年华就此终结,沦为该袓屋的第71条冤魂,震惊国人。

芙蓉敦伊斯迈14楼组屋建立54年来夺走了71条生命,每年皆有人前往该处了断生命,被称为自杀圣地。组屋每个角落都曾是往生者坠落的终点,每层楼阶都曾遍布他们绝望的足迹。让旁人望而生畏的高度非但没让他们畏缩,反而是他们渴望的归宿,冥冥之中宛如有股暗邪力量操纵牵引他们一跃而下。

诡异的是,自杀者从四面八方而来,14楼居民从不会选择在此处了断,曾有唯一一位居民跳下14楼也死不了,这又让人心生疑惑,是否有不知名的力量在保佑着14楼居民?

为了一探这个自杀圣地,《风采》记者爬上14楼组屋,走进14楼各处角落查看,公寓内的诡异氛围让人恐惧是否有怨灵在角落叹息……

据当地居民所述,芙蓉敦伊斯迈14楼组屋的邪门事件不断,仿佛在各处宣示它们的存在,叫人毛骨悚然。

 

【邪门事件】 电梯重复恐怖情景

1.到不了的楼层:

曾有一位阿姨乘搭电梯上去送餐时,电梯却在中途停下,且不断开关门,即使阿姨多次按目标楼层也不得要领,让她不禁心生恐惧,只得先步出电梯。诡异的是,她一出来后,电梯显示正常升上,惟她再踏进电梯时却依然重复上述恐怖情景,直至有人共乘电梯时,她才顺利到达目的地。

2.让开点 旁边有人:

有位妈妈带着孩子乘搭电梯,进到空空如也的电梯后孩子拉着妈妈挤到角落,并说“我们让开点,旁边有人”,妈妈望着空空的电梯,久久无法言语。

3.今晚没得玩了:

楼下中央广场总摆着几辆玩具脚踏车供孩子们玩耍,某日一位家长将脚踏车全部收起放在仓库,半夜有人听见幽幽童音说道:“啊~今晚没得玩了。”

 

14层不祥楼 失意人士第一选择

芙蓉敦伊斯迈14楼组屋建于1964年,是芙蓉的地标性建筑物,亦是芙蓉早期的最高楼,邻近有芙蓉中学与佛光山芙蓉佛光缘。它分为A及B两座组屋,共有252家住户,以华裔居多,并以廉宜房价吸引大批住户。

据探听,组屋工程进行时曾发生一宗跳楼自杀事件,建成后更是自杀案不曾断过,几乎每年便会传来这等噩耗,令人唏嘘。更有人形容,只要是想在芙蓉了断生命的人,都会首先选择到14楼。除了它的高度因素,其出入方便更是间接欢迎失意人士上去。

为了解决这问题,政府曾于2012年拨款供14楼组屋的6个入口处装设电子门,防止陌生人随意进出组屋范围,盼能有效阻止跳楼行为,更能竭止人们欲自杀的念头。此措施虽为居民带来许多不便,但却真有效停止悲剧发生,居民度过了一段风平浪静的好日子,14楼也逐渐摆脱了“跳楼胜地”的恶名。

但是电子门在遭人破坏后,外人可再次随意进出,14楼在沉寂了一段时日后再度被坠楼的“嘭”声惊醒,居民又回到了迎接尸体随时从天而降的日子。

 

▲ (左)芙蓉敦伊斯迈14楼组屋建于1964年,是芙蓉的地标性建筑物,亦是芙蓉早期的最高楼。
▲ (右)马华芙蓉区会秘书林国坚林国坚表示,已规划一系列措施,盼能阻止自杀案再在14楼组屋发生,还当地居民平静生活。

 

风采女记者 14楼阴森探访

林佳莹自杀悲剧让大众忆起了14楼以往多宗自杀案件的发生,也再次掀起了大众对于14楼的好奇。向来秉持无畏精神,为读者深入追踪报道的《风采》决定亲自到14楼一探究竟,从住户口中挖掘14楼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2018年4月6日下午六时,在马华芙蓉区会秘书林国坚和罗白区居民协会主席谢婉红的带领下,《风采》记者与摄影踏进了14楼组屋。在周遭低矮的建筑物衬托之下,14楼组屋显得格格不入,宛如身形庞大的入侵者,冷漠俯视周围一切。深色棕红的外墙,更是让人感到重重压迫感,那暗红色就如由此处跳楼者的鲜血祭奠,随着时光变迁,牺牲的人越多,承负着越多生命,它的墙色就越发深沉,叫人望而生畏。

正当记者如往常般进行录音时,却发现录音工具无法运作,而另名随行记者面临同样问题,我们互望数眼,诡异气氛在空气中蔓延,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采访工作。

站在14楼A座楼下,林国坚指着那栋庞然大物,说道:“她就是从这边跳下来的。”或许因曾有多条生命在此牺牲,即使在白天这栋高楼亦是透露着一股阴森氛围。

说罢,林国坚即迈开脚步带领一行人上去顶楼,记者望着空荡荡的底楼,亦不敢独自逗留,打了个冷颤,赶紧随着他前行。

等待电梯时,林国坚指着早已损坏的电子门说道,“这里很多设施都已经故障了,自从设置这个电子门后也遭人破坏了数次,以往仅是轻微破坏,如今是将它彻底破坏,无法修复了。”他说,这让外人可以轻易进出,导致跳楼自杀的事件再次重演。

电梯门开,不知是否心理作祟,总觉得14楼组屋的电梯格外幽暗阴冷,眼看电梯缓慢升至14楼,原本勉强镇定下来的心不安起來。终于,我们抵达了第14层楼。

 

▲ 这片水泥地正是林佳莹坠落身亡的地方。

 

居民吴清和:錯过阻止佳莹自杀时机

谢婉红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又基于她担任罗白区居民协会主席已多年,早已认识了这里所有住户。她带领我们寻上居住在14楼的吴清和(81岁),在林佳莹自杀前夕,她正是在他家旁边跃下。当晚,他是离佳莹最近的人。

忆起悲剧发生的那个晚上,吴清和说道,“当时我在看着晚上8时的电视新闻,新闻结束后不久,就听到巨大的嘭一声,我就想‘唉,又来了’。”
他补充,其实他在事发前曾看到家外面有张塑料椅子摆放着,但他望向下方时却空无一物,便返回屋子,怎料不久后即发生这起惨剧。

他猜测,林佳莹应该是听到他开门声,即躲在楼梯间角落,等待他返家后便跳下。

记者从14层楼望下,高度令人望而生畏,思及林佳莹究竟是怀着何等绝望的心境,才能鼓起勇气一跃而下,叫人不禁感到心痛。或许对她而言,现实中的痛苦远远盖过了心中的恐惧。

 

多次劝导挽救生命

吴清和对于无法阻止这起事件,感到遗憾,他曾经劝导挽救数条生命,在劝导欲自杀者方面可说是有丰富经验,“我常会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跳下去?跳下去就会五马分尸了’,有些人会听劝,有些人则会反问关我什么事。”

曾有一次,吴清和眼看有位男子翻过围墙了,他连忙冲前去抓着该男子的脚,可惜最终支撑不住,只得眼睁睁看着该男子摔死。

问及曾目睹多人跳楼是否会感到恐惧,吴清和反倒笑说,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习惯了,也不曾想要搬离住处。记者询问其他住户时,他们皆已麻木,不会再对自杀案件大惊小怪。

自杀胜地慕名而來

此外,他说,14楼组屋的住户不会在这里自杀,反而是许多外人“慕名而来”在此自我了断。唯一一次例外,是2015年8月29日(亦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曾有位住在B栋的23岁黄姓青年,因为情所困从顶楼跳下,却因坠落在底层的棚架上减缓冲力,这才保住了性命。

惟记者四处打听这起事件时,有位不愿具名的女子说道,她听说是有道黑影撑住了男子的身体,男子方能平安活下来。

推荐

此事是否属实已无法考究,却让人联想到一个可能性,是否住在这栋楼的人都因受到某种力量的庇护而不会出事?

 

▲ 居民吴清和向记者与林国坚讲解当晚情况。
吴清和在此居住逾50年,面对每年都有人跳楼自杀,他已感到麻木,根本不害怕。
▲ (右下图)罗白区居民协会主席谢婉红在14楼组屋成长,她从未想过搬离此处,反曾劝导不少人打消自杀念头,珍惜生命。

 

组屋设立希望之梯

林国坚表示会申请再度装设电子门,并安装闭路电视,防止让人再度到此处自杀。此外,他也通过芙蓉心灵辅导协会的协助,将咨询辅导热线公布在14楼组屋入口处,并配上励志标语,盼能让身处绝望者转念,重拾人生希望,减少悲剧发生。

据林国坚也透露将在组屋设立“希望之梯”,以彩虹色彩点缀楼梯,并配上励志标语,让组屋散发正能量,盼能让轻生者找回活下去的勇气。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少14楼自杀悲剧的再次发生。

访问结束后已是晚上八时,记者在离去之际望向14楼组屋,这栋曾葬送71条人命的高楼在黑漆漆的夜晚中看起来格外可怕,令人惧怕的并非灵异事迹,而是丧失了活着勇气的绝望之心。人生中有许多崎岖困难是难以克服的,但在跌至谷底之时,请思及你爱的人与爱你的人,他们一直都在等待你回来。

 

▲ (左)14楼组屋的6个位于入口处的电子门全数遭人破坏,导致外人可随意进出,酿成悲剧不断上演。
▲ (右)林国坚与芙蓉心灵辅导协会联手,将咨询辅导热线张贴在组屋入口处,希望能助自杀者转念。

 

❖ 生命无Take 2

❖ 给自己一个机会

❖ 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
热线:03-92821995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6月25日)(晚上7时至10时)
网址:http://www.lifeline.org.my

心灵扶助协会(旧称防止自杀协会)
热线:03-79568145
服务时间:24小时热线
网址:http://www.befrienders.org.my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摘自网络

 

■详尽内容:第667期《风采》
想预购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form
电子版 ⇊ ⇊
http://www.lifemagazines.com.my/digitalform

What's Your Reaction?
极品
0
高兴
0
喜欢
0
一般
0
无聊
0

Copyright © 2023 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Nanyang Press Holdings Berhad No. 195801000105 (3245-K).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